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习语润心 > 正文
习近平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4-03-29 10:20 作者:
       3月28日,在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

  ——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署名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我很高兴在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再次来到德国。

5年前,我曾经访问德国。那时,欧洲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之下,欧债问题初露端倪,唱衰欧洲之声甚嚣尘上。中国毫不迟疑选择同德国和欧洲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始终对欧元保持信心,一如既往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

5年后的今天,欧债问题趋于缓解,欧元依然坚挺,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了新进展。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锚”,正在引领欧洲加快复苏步伐。这些不仅证明了我们当初判断的正确性,更印证了两国互信之深和合作基础之牢。

中德合作有着深厚而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

——中德合作是两大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国和德国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东西方两大文明杰出代表。两国数不尽的先贤哲人、深邃的思想哲理、丰富的文学艺术,是双方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中德合作是两个伟大民族的相互学习。尽管中德历史传统和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两个民族拥有很多共同的优良品质,比如勤恳耐劳、谦虚认真、踏实苦干、勇于创新。这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亲相敬、取长补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德合作是两个经济奇迹创造者的携手并进。作为全球两大贸易国和两大经济体,中德两国发展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无论从产业发展水平、市场规模,还是从需求格局看,中德经济互补性十分突出,合作空间极其广阔。

近年来,中德合作一直领跑中欧合作。每天往返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15亿美元商品中,近1/3属于中德。每周,70多个航班连接着两国10多个城市。中欧之间已经开通的3条联运班列中,有2条通往德国的杜伊斯堡和汉堡。每年有超过100万游客来往于中德之间。两国不仅已经成为对方国家在各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更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最重要目的地。迄今有8200多家德国企业在华安家落户,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站稳脚跟。政府磋商、战略对话、法治国家对话等两国政府的6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运行顺畅,为中德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维护世界和平、地区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也日益紧密地开展沟通和合作。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中国决心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深化改革,抓住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其中,重点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将深化各方面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积极推行能源转型,并引领欧洲整固财政,实施结构改革,大力落实“欧洲2020”战略提出的举措,推进欧洲一体化。中德合作将会有更多契合点,获得新动力。中德关系也将在现有高水平基础上,进入一个精确磨合和深度对接的新阶段。

中德合作的根本在于服务各自国内发展和改善民生。中德合作的未来仍然在于能否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好处。中国市场和德国技术的结合,无疑将极大促进中欧经济社会发展,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诸多实惠。中国速度和德国质量的联手,将为中欧乃至世界经济创造巨大增长空间。

作为亚洲和欧洲最主要的经济实体,中德经济加强融合,将意味着亚欧两大增长极的强强联手。这将极大促进亚欧大市场的形成,带动整个亚欧大陆的增长,并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同德国加强合作,将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友谊建立在尊重、信任、包容基础上,国家交往亦是如此。当前,全面深化中德关系,缺的不是利益契合和共同目标,而是勇气、胸襟、视野。

让我们理解和尊重对方人民选择的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让我们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以更加创新和开放的思维,赋予中德合作更多战略内涵。让我们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分歧,以更加宏观和长远的眼光为两国关系发展谋划蓝图。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国际机制和规则的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社会共同需求。

只有这样,中德合作的车轮才会越转越快、越转越好。

编辑: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