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多位专家表示,在今年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增幅均超三成,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较重,减税成为未来税制改革的目标。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而1月—9月全国税收同比增长27.4%,可见,税收增长仍比GDP增长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高出近2倍。
财政部税政司的说法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性因素调整、税务机关进一步加强征管以及年初清缴入库等因素,加之物价上涨的原因,前三季度税收增长较快。
但事实上,财政收入增速的最重要原因无非是“开源”或者“节流”,如果生产环节增值堪忧、“节流”上又看不到给力举措,则税收增速“喜人”就难免要遭遇“税负”的考量。
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集团在深圳发布《珠三角小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CPI指数居高不下,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外贸订单有所下滑,大部分企业与2010年相比利润减少30%—40%,但原材料成本却比2010年上涨了20%—50%。
当此背景之下,今年前9个月,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增幅却分别为18.7%、24%、35.8%和34.4%,企业与个人负担可见一斑。
税负让人纠结。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所言,中国宏观税负痛苦来源于间接税比例太高、而直接税比例低。其结果就是,单纯从数字上并看不出大众税负的沉重与压抑,柴米油盐中却承载了税负偏重的张力。
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标准,低收入国家较好的宏观税负应维持在13%左右,中上收入国家最好在23%左右,高收入国家可以达到30%左右。
诸多迹象显示,我们的宏观税负已接近或超过高收入国家。
遗憾的是,一方面是税制改革呼之不出,另一方面是单税种调整难如上青天。在个体层面,结果就是连篇累牍地在个税问题上大费周章,郁结于具体而微的“起征点”上。
而在企业层面,正如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近日在微博上表示,如果不能切实降低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税负,杜绝政府各行政机构和行政性事业机构的各种收费和罚款,考虑降低社保费率,并且形成成本低和宽松的融资渠道,未来两年其形势将变得复杂和动荡。
就当下而已,减税不应只是小企业的“甜点”,而应成为“民富”的直接通道。
此前的30多年,做大总量、理顺体制,实际上走向“国富”的转型,而从今后的宏观经济面来说,以适度的低税负激活国内经济的内生力、进而抵御国际经济形势的风险,当是切迫的时代命题。
另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即便从财税政策的应时之需来说,扎扎实实的减税政策也好过继续拧开货币政策的“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