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白酒产量创历史新高,超过了1000万千升,老牌名酒企业产销量更是业绩斐然。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势看,名酒企业呈现出厚积薄发态势,“名酒复兴”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茅台、五粮液、郎酒、洋河、泸州老窖、汾酒、西凤等老牌名酒企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超百亿元销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售额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消费市场的刚性需求带给老牌名酒新发展机遇。名酒产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品牌张力的日益提升,有力促进了白酒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带动了全行业升级。但是,应清醒地看到,白酒行业的繁荣总是伴随着一些危机而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白酒行业产销量轨迹并非一路飙升到1000万千升。
1949年,中国的白酒产量是10.8万千升,至1978年,白酒产量达143.7万千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近15倍。1996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了801万千升,创造了改革开放后近20年的高点;此后,中国白酒业进入了阵痛期,经历了8年的下滑,到2004年的最低值是311.7万千升,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近500万千升。从2005年开始,白酒产量又开始逐年递增至2011年的1025.6万千升。
笔者以为,白酒行业在2005年—2011年实现所谓的“黄金发展期”,这是一组让人亦喜亦忧的数据。喜的是,我国白酒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依然可期。忧的是,我国白酒行业“墙内开花墙内香”,内需式增长导致全行业依然无法摆脱产业升级困难,营销管理手段落后,低层次竞争大行其道,行业浮躁现象依然存在。
白酒行业多年的发展规律表明,高速增长后必将进入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阶段,虽然暂不能判定2011年白酒产量置顶,但继续高增长难度较大,回落也不是没有可能。
名酒企业在战略制定上要高瞻远瞩,切不可盲目。高增长后面临回落的时间即将来临,而1万多家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仍会继续,压力对每个企业都依然存在。笔者建议,名酒企业在复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上,应该遵循“适度增长”的原则,转变“高增长”偏好,习惯“适度增长”,以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格局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