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厦门广大酒类厂商辛勤耕耘,全力开发新产品,狠抓产品质量,严抓企业管理,积极拓展市场,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厦门酒业各条战线仍然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而同全国酒业一样,2012年厦门酒业也走过了不寻常的一年,有收获、有喜悦、有争议、有挫折,可用白酒“动荡”,葡萄酒“降温”,啤酒“稳健”,进口酒“理性”,黄酒“平顺”来概括。
白酒高开低走火爆不再
2012年对白酒业来说,可谓是多事、多难的一年。从年初央视抛出“限酒令”到严控“三公消费”,从“散酒门”、“勾兑门”到“塑化剂”风波,从白酒行业集体“受伤”到中央军委下发“禁酒令”,一系列事件都在打击着白酒行业,同时也逼迫着白酒企业不得不直面大众的审视和评议。
作为全国白酒业的一个风向标,一直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的厦门中高端白酒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末悄然而止,尤其是受“塑化剂”风波的影响,连续十年价格一路上涨的厦门高端白酒在2012年末更是急转而下。
高端产品是一个行业行情的指向标,预示着一个行业冷暖与否。2012年底至春节前,厦门专卖店53度飞天茅台标价在1500元~1600元徘徊,43度飞天茅台标价也仅为1099元,有些专卖店更是跌破1000元。而在2011年同期,同样的53度飞天茅台售价曾一度涨破2000元大关,还很缺货,令人咋舌。五粮液也遭遇类似情形,在厦门一家五粮液旗舰店里,52度五粮液1618现售价1399元,39度五粮液1618现售价1299元,相比去年同期便宜了几百元,且货源充足。其实更早的是自去年9月下旬以后,厦门就有多个高档名酒价格回落,茅台一批价格已回归至1300元~1500元。厦门一家沃尔玛酒类专柜负责人表示,受多个因素影响,以往春节前三四天,单白酒就能卖上10多万元,而现在却只卖到几万元,白酒正逐渐回归理性。
当然也有部分白酒品牌逆势而上。2012年习酒在厦门及福建的整个销售额接近亿元,业绩斐然,实现翻番。
从时间纵向对比看,厦门白酒市场行业整体增速逐渐放缓,销量正从30%以上的增速,逐渐下降到10%~20%;销售收入增速将逐渐降至20%左右;利润预计将保持25%左右的年增长。不过,从空间横向对比看,厦门白酒消费市场仍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借助于厦门消费者的良好消费潜力,白酒还有一定时期的“黄金期”。
作为普通消费者餐桌的主要消费酒品,厦门中档白酒并未受太大影响,对其冲击不明显,产销量整体平衡,甚至春节期间比去年同期还要火红。“古井贡”、“习酒”、 “黄金酒”、 “四特酒”、“汾酒”、“茅台迎宾酒”、“浏阳河”、“金六福”、“稻花香”、 “双轮池”、“贵州醇”、百年皖酒”及地产的“丹凤佳酿”等,已成为厦门普通人家主要消费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