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国白酒产业地图,以茅台为龙头的酱香型白酒与以五粮液为龙头的浓香型白酒形成两大主流,占据绝大多数白酒市场。而在浓香型白酒中,以“六朵金花”为代表的川酒派和以“三沟一河”为代表的江淮派是两大派系,但在发展历程上川酒派一度辉煌,江淮派一度没落,呈一强一弱之势。但随着洋河股份、今世缘的先后上市,沪深白酒上市公司崛起了一个江淮板块,与以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舍得、水井坊等为代表的川酒板块构成两大旗鼓相当的阵营,成东西对峙之势。
江淮酒“三沟一河”指的是产于江淮一带的四种老字号名优酒:灌南县汤沟镇的汤沟酒、泗洪县双沟镇的双沟酒、涟水县高沟镇的高沟酒、泗阳县洋河镇的洋河酒,四县在行政区划上曾均属苏北淮阴。“三沟一河”在往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过中国名酒或获得过金质奖、银质奖。洋河酒于2009年上市,目前市值近600亿,位居探花,与状元茅台、榜眼五粮液,组成白酒企业市值排名“三鼎甲”;2010年,双沟股份约41%的股权被洋河股份收购,实现了间接上市。今世缘脱胎于高沟酒,目前市值约140亿。
江淮酒“三沟一河”曾一度被人所淡忘,如今异军突起,渐成气候,其再次崛起与其品牌文化定位等营销组合不无关系。
2003年,洋河酒抓住了“味”字大做文章,以入口柔和绵甜为卖点,创出“绵柔酒”概念,突出了其产品的“淡雅”特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产品风格。骄人的成绩单印证了其营销组合的成功:2013年总营业收入约150亿,净利约50亿;其中双沟股份收入约33亿,净利约13亿,成为白酒第二阵营的龙头。
从2002年开始,汤沟酒生产商在公司名称中加入“两相和”字样,大力倡导以“两相和”为核心内涵的品牌理念和行为指导,突出其“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品牌风格特征,将品牌融入中华“和”文化的概念之中。虽然品牌文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化定位略显空泛,但其年产值逾10亿元,呈现出上升势头。
脱胎于高沟酒的今世缘酒,大打文化牌,将文化理念演绎得很出色,与定位“福文化”的金六福酒,“家文化”的孔府家酒,“鬼文化”的酒鬼酒,“舍得文化”的沱牌酒一道,构成了一个中国白酒文化产品组合,在竞争激烈的白酒红海市场树立了一个响当当的蓝海产品。
由此可见,品牌的本质是文化理念,不但要以过硬的产品为依托,更要契合其产品特性,演绎其深层次文化内涵;品牌经营不但要做好产品定位,更要做好文化定位;不仅要在“牌”上做文章,更要在“品”上下功夫。比如,茅台、泸州老窖、汾酒的品格内涵分别定位于“国酒”、“国窖”、“中国酒魂”;恰如在“果粉”眼里,“苹果”两字仅仅是乔布斯传奇的媒介联想导入。
在世界四大蒸馏酒中,中国白酒在销量及销售额方面,都远远大于法国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和俄国伏特加。白酒品牌是浓重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品牌认知的时间跨度可高达几代人,每个品牌都有独到之处。在市场分布上,以“十大名酒”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与地方性品牌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难分伯仲,近年来很多地方性品牌如湖北黄鹤楼和白云边、河北衡水老白干和乾隆醉酒、河南宋河粮液和杜康酒、山东的孔府家酒和景芝酒等都做得相当不错,称得上“强龙”与“地头蛇”旗鼓相当。因此,中国白酒市场不可能像奶制品、啤酒、凉茶、火腿肠、阿胶等快速消费品市场一样,经过惨烈的优胜劣汰,最后只剩下几个有限品牌,形成寡头垄断局面。资本市场江淮酒“三沟一河”板块的崛起,说明我国的白酒产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品牌“百花齐放”时代。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