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花冠酒业市场的张力
来源:  2015-12-21 08:23 作者:
     花冠能成为鲁酒中奔腾而出的一匹黑马,不是凭空而出,而是企业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四个结构的问题。一是人才的结构、二是市场的结构、三是原酒储备的结构、四是产品的结构。在这四个方面,花冠倾注了足够的精力,使之与企业的各阶段发展相匹配。尤其是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上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市场开发上有声有色,稳健发展,成为花冠立足鲁酒一线品牌,跻身“八大金刚”行列的桥头堡。

     早在2008年,花冠就确立了自己的市场战略,那就是边布局,边发展,边突破。有些市场是布局市场,资源投放有限,只是关注。发展型市场,投入部分资源,做好客户关系管理、产品开发和市场的管理。突破型市场,投入大量资源。然后,每年将布局型市场变成发展型市场,将发展型市场变成突破型市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花冠的成熟市场越来越多。所以,对花冠来讲,“市场的成长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折线,斜率在变化,这几年增长速度的斜率越来越大,市场的张力也越来越大。”花冠集团董事长刘念波对《华夏酒报》记者说。

实施双核市场战略     

     花冠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完成原始积累以后,第二个发展阶段就开始全力搞市场开发。以前,由于企业基础比较薄弱,花冠没有一个像样的市场。后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开发,花冠的市场越做越强,越做越大。首先,他们成功开发了菏泽市场,在菏泽市场上花冠做到了全覆盖,全掌控,并成为花冠的第一个核心市场。

     菏泽属于市级市场,市场的容量有限,即便是全覆盖、全掌控,其产品的销量离花冠开发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时的花冠,在各方面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竞争优势,其“胃口”也越来越大。于是,花冠决定将同处于鲁西南的济宁列为核心市场,实施双核心战略,加大市场开发的力度。

     而要配合好市场的开发,除了开发战略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产品。没有好的产品供应市场,开发战略再好也得不到落脚。

  正像刘念波说的那样:“一个产品的盈利能力,市场发展潜力,都在产品结构上。消费者想到哪个产品就会将企业定位在那个产品上。所以在产品结构上首先考虑产品集中度。花冠销售收入的实现主要在菏泽地区,基本上是由四个产品完成的。产品集中度高,品牌集中度高,市场预见性,可控性强。另一方面,花冠所有的产品都是企业统一管理,没有客户开发的产品。”

     “花冠有花冠、国花,御思、大风歌四个酒业公司,每个企业里面都有两个产品线。像花冠这边就有花之冠和冠群芳系列。冠群芳是柔系列,柔三、柔六,柔八;花之冠是韵系列,韵三、韵七、韵九,中间价格带上也有重叠。国花是国花和曹州老窖两个产品线,曹州老窖做中低档,国花做中高档,御思香也做中高档。这样一来,每个区域和区域品牌清晰明亮,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区分的问题;从市场结构来讲,也叫双核战略,就是核心终端和核心客户群,这也是花冠得以快速发展的又一个原因。”刘念波说,花冠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成熟的市场比如济宁、菏泽采取品牌事业部制。由于是成熟的市场,原来就有县级经销商在做,这些经销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如果每个经理人的品牌都卖得好,在同一个市场上,花冠品牌和御思品牌就都存在,共同成长。形成一个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务员既管花冠也管御思,花冠与御思不再单独设经理,也不再单独设品牌事业部。

     刘念波介绍说,对新开发的市场则采取大区经理负责制,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不一样的管理。产品的开发、产品投放、价格定位,都是统一管理。新开拓的市场就实行渗透战略,稳扎稳打,主要精耕细作,把一个市场做深做透。我们不搞广告轰炸,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促销活动。我们想要开发的市场,前期搞好市场调研,把工作做充分,包括人口、消费习惯、度数、包装、当地人喜欢什么颜色、哪个是第一品牌,哪个价位卖的好,针对这些做好完整的市场报告,然后再进入市场,决定投放哪个品牌、什么价位,目的是适合这个市场,不能盲目投放,这样更有针对性。

     刘念波胸有成竹地说,长期以来,我们在市场开发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说,我们现在需要开发哪个市场,基本都能成功,因为我们都是充分做好调研的,前期准备是精细而又周到的,花冠在聊城市场才一年多的时间,但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我们做好市场调研后,然后慢慢渗透交给销售公司,再由他们做自己的营销方案,包括选择客户、布点的问题,是先做酒店还是先做流通,做酒店,做哪些酒店。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市场开发重在快速反应,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在公司内部,要求领导干部全员抓市场,都要接地气。每个领导主抓一个大区,但其他市场也要兼管。哪个市场出了问题第一时间了解,并第一时间反映到董事会,董事会及时决策,快速反映,提高对市场的把握。

     “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重点健全完善营销网络,建立覆盖以专卖店、商超、酒店为主的城市终端网络和覆盖乡、村店的农村终端网络,形成密集的分销体系,实现对网络的有效掌握和控制。”刘念波说,目前花冠集团在稳固占领菏泽市场和济宁市场的基础上,正在全力对济南市场进行突破,2013年4月7日,我们在济南召开的花冠K8馥韵芝麻香高端产品鉴会,标志着花冠集团正式进军济南市场;二是优化产品结构,积极调整完善产品线,扩大中、高档市场的占有份额。初步形成了以花冠K系为高端产品线,花冠、花之冠为中高端产品线,花冠、冠群芳为中端产品线,产品线清晰,产品集中度非常高的产品格局。花冠·花之冠这两个产品线的42Vol%花之冠、金冠绵柔、三星绵柔冠群芳三个单品年销量占我们公司销售收入的70%以上。三是借助《华夏酒报》等新闻媒体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花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花冠产品也实现了新突破,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攀升。今年一月到六月份,利税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

     花冠的反应机制是快速的,但是在战略和战术上则需要快慢结合。

  “今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开发市场,花冠集团采取了慢战略、快战术的方法,做到快慢结合。在市场启动之前,我们的战略要慢、慎重又仔细;一旦采取行动就要果断,重在战术的快速,处处为客户着想。”刘念波表示,花冠的市场结构性考核已经纳入到整个销售考核体系中,这样整个市场结构的布局、突破、发展都牢牢掌控在企业的手中。例如,某一个市场,目标是一个亿的销售量,可能完成了1.2个亿,但是考核是零分,原因很简单。比如A产品,是企业重点开发的产品,必须完成3000万,B产品发展最好,需要完成6000万,其他市场是1000万。如果不是按照分解目标完成,总量再多也不算完成任务,这就是要经销商跟着公司的部署走,统一步伐得胜利。

“捆住”经销商

     市场的成功开发和掌握固然离不开战略和战术的指导,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经销商。政策制定以后,就需要经销商来执行,所以,对经销商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市场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刘念波说,花冠90%的经销商跟花冠合作至少10年,他们对花冠的忠诚度可见一斑。为什么有如此的“交情”和忠诚度?是因为花冠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像亲人一样照看和对待。

     为了使经销商具有现代化的经销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花冠分批分期对经销商进行专业培训,对经销商进行知识化战略工程培养,向经销商灌输现代经销商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从规范经销商的一言一行开始,帮助他们明确,如何从一个传统的经销商,转型升级为现代经销商。对经销商实行“公司化管理”,完成“股份制”改造。花冠的经销商经过长期的发展,有些已是“三代同堂”,一家人面临着“分家”或者“解体”,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会造成花冠资源的分散和削弱。为了帮助这部分经销商渡过“难关”,花冠对他们进行“股份制”改造,一家人成立一个公司,各持不同股份,按股分成,利益共享。同时,对所有的规模较大的经销商都进行了公司化改造,把花冠的管理流程输送给优质经销商,派最优秀的业务主管经理去做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24小时为经销商提供相关服务,从制度上、体制上保证经销商与花冠同呼吸,共命运。经销商的忠诚度可以转化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合作时间越长,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默契度越高,经销商执行厂家市场策略也越到位。

     刘念波说,对经销商的培育、管理和使用也很有学问,在第一阶段就是选择经销商。我们选择经销商主要看三点:一是资源,渠道控制能力。资金并不是主要的,重点是看他掌握的渠道以及对渠道的掌控能力,然后看他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包括库容。这些必须达到我们的要求才可以。从目前来看,经过改造的比较大的经销商,都能与我们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比如菏泽市场的李宝新就是经销商中的优秀代表。他有头脑、有魄力、又肯干,自从跟了花冠以后,跟上花冠的成长和进步,公司长他也长,把菏泽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健康发展。我们就让他跟全体经销商介绍经验,现身说法,这对经销商影响很大,也为花冠的市场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