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预调酒:未来市场仍有5倍增长空间(1)
来源:  2015-12-21 08:23 作者:

     预调酒作为低酒精度混合饮料,在欧美市场业已成熟,并曾在日本市场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全球预调酒人均消费0.6升,但中国消费水平仅为其1/6。我们认为,国内预调酒市场将迎来高速渗透期,预计仍有5倍增长空间,目前来看,行业龙头锐澳和冰锐优势明显,未来将不乏新进入者的竞争,行业格局难言确定。

中国市场迎来高速渗透期

     预调鸡尾酒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在酒类消费中占比极小。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起步虽晚,但增长很快,销售规模由2009年的600万箱增至2013年的1700万箱。但目前预调鸡尾酒行业销售收入较啤酒、白酒相比仍然极小,以2013年为例,国内预调鸡尾酒行业销售收入合计约为15亿元,而啤酒为1814亿元,白酒为5018亿元。

     第一阶段:零星消费(1990~2000年)。20世纪90年代,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刚起步,由欧美品牌占据,主要出现在沿海发达城市的KTV、酒吧和休闲会所,属于高档消费,一般中国消费者对此了解甚少。

     第二阶段:强者进入(2000~2005年)。2000年前后,更多的预调鸡尾酒品牌进入中国,百加得于1997年在上海开设工厂,进行爵士、冰锐等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锐澳等部分品牌也开始探索。

     第三阶段:格局初现(2005~2010年)。2005年以后,国内进行生产的品牌如百加得、锐澳、红广场等逐步显示出一定的市场规模,超过部分全进口洋品牌,渠道拓展仍主要以夜场为主。

     第四阶段:快速渗透(2011年~今)。2011年以后,预调鸡尾酒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2013年预调鸡尾酒销售量达到1700万箱,销售金额约为15亿元,渠道上从以往的夜场渠道开始向商超渠道扩张。预计2014年以后,预调鸡尾酒市场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竞争格局:龙头优势明显,格局难言稳定
   
       冰锐(BREEZER)与锐澳(RIO)的龙头优势明显
     冰锐(BREEZER)长期坚守,主攻即饮渠道。百加得酒业(Bacardi)于1862年在古巴的圣地亚哥建立,目前的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私营烈酒公司,制造着国际知名的烈酒产品。公司拥有200多个品牌,其中百加得冰锐朗姆预调酒、帝王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灰雁伏特加、皇太子伏特加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百加得(中国)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主要从事世界知名洋酒品牌“Bacardi”(百加得)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品牌推广,包括名为冰锐(BREEZER)的朗姆预调鸡尾酒。目前冰锐产品经过十几年的耕耘,在国内预调酒市场夜店渠道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2013年,锐澳(RIO)在中国市场销量爆发,侧重流通渠道。巴克斯酒业成立于2003年,之后便开始预调鸡尾酒的探索,2009年之后,公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主要产品RIO鸡尾酒取得了快速增长,201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2013年达到1.8亿元,2014年上半年为3.6亿元。目前产品覆盖全国主要市场,市场占有率在2014年预计超过30%,成为中国预调酒市场成长最快的公司和品牌。
   
       过去不乏行业强者,未来格局难言稳定
     动力火车曾经是预调酒的领导品牌,但渠道单一导致市场占有率增长缓慢。动力火车在2003被香港维佳集团引入中国市场,旗下有“仙津”、“动力火车”、“精英一族”、“多姆”、“街舞”、“舒咔咔”、“绿色物语”等20多个品牌,主要渠道为夜店,近年来也开始拓展商超渠道,但增速缓慢。2013年,公司丰富苏打酒相关产品线,开发高端“多姆洋酒伴侣”,将个性与激情兼容的“街舞”苏打酒推向市场。在大陆销售估计6万千升,其中预调酒类占到一半左右。公司在夜店的占有率较高,但是随着家庭消费的崛起,百加得冰锐和锐澳迅速进入商超渠道,动力火车的增速和市场占有率都迅速下降。

[1] [2]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