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电商 > 正文
这家酒业B2B电商资金链断裂的背后
来源:葡萄酒商业观察  2016-07-04 11:38 作者:

近日,根据某媒体披露,北京一家知名酒类B2B电商发生资金链危机,引发众多员工提起劳动仲裁。

这家酒类电商成立时间不长,去年南京秋交会才开始正式在业内亮相,为何短短半年多时间就走到穷途?

2016年以来,很多葡萄酒电商也纷纷举起B2B大旗,这家资金链断裂的B2B酒类电商,或许可以引起葡萄酒行业的警惕。

几位知情人士向WBO透露了他的观点,从个人角度总结了这家酒类电商的几大败笔。

败笔一:后期风投没有跟进

一位曾经在该电商工作过的员工告诉WBO,现在资本对互联网概念的企业更加挑剔,融资难度很大,该企业一开始就确定了烧钱模式,但自身盈利能力却很弱,创始人对融资前景过于乐观,过于理想化。据说,该机构仅仅拿到了一点天使投资,后期风投并未跟进。

“该公司负责人也曾经联系过投资过电商的广东某酒业大商,但一直也没有得到他的投资。”另一位知情人士称。

败笔二:商业设计模式有缺陷

其实酒类行业B2B是有一定市场的,渠道扁平化也是一个趋势。

“经销商层面对这种商业模式是有兴趣的,我拜访了一家经销商还准备缴纳一定的服务费。”该员工透露:“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让供应商把产品放到我们平台上销售,同时把货物放到我们的仓库,我们收取仓储服务费,销售后收取几个点的佣金。”

关键是在前期终端用户数量有限的前提下,收取供应商佣金的模式难以为继。滴滴、快滴烧钱导入了流量,对于供应商(出租车司机)采取免费模式。而这家电商向供应商收费模式其难度就相当大了。而且,在全国开拓的网点中,卖得好的地方只有一小半,现金回收情况比较差。

另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也称:“该电商商业模式贪大求全,超越自己核心竞争力,他们的模式是整合快消品向便利店供货,相当于从事百货行业,涉及面很广。该B2B电商优势在酒类,食品领域并非其擅长,而酒类在整体百货零售店类占比仅仅8-10%,京东和苏宁都没有做好酒这个板块,何况新企业?”

败笔三:人海战术,战线过长

该知情人士称,因为该公司的创办者是咨询公司出身,比较擅长理论,对于实体企业精细化管理可能并不擅长。该电商前期扩张太快,费用庞大。总部有100多人,其中从事技术的人员达到60-70人,这些员工有的从其他电商平台挖过来,待遇不低。

据悉,这家电商在全国主要城市还有地推人员,每个城市配置10-13个人,在各地还租有仓库。地推人员拜访便利店、名烟名酒店,让店家安装APP,地推点在全国有30多个城市。总部与地方总共500多人的规模是一笔庞大的成本。

他指出:如果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推广,这家企业或许不会这么快的遇到麻烦。比如“傍小店”也是类似商业模式,但前期仅做武汉一地,风险相对可控。

劳动仲裁风波一起,会引发供应商追索等连锁反应。更关键的是,讨薪人员居然有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要知道,在北京三个月不发工资,不缴社保,员工的房贷车贷都会受到影响。”他透露自己也有工资还没结清。“该电商公司也承认拖欠,但表示账上没钱。”

对葡萄酒B2B电商的启示

目前葡萄酒B2B电商风头正劲,大家都在打小额订单牌、低价牌。

目前,葡萄酒B2B电商通过直采,给到酒商(第2个B端)的价格,甚至比整柜进口还要低。

“很多葡萄酒B2B电商都在陪本赚吆喝,本身运营成本并不低的情况下,把价格压到极低,并采取补贴运费的方式,吸引第二个B端的关注。”知情人士称。

WBO认为,在资本也逐渐谨慎的今天,葡萄酒B2B电商不要把命脉寄希望于融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立足核心城市去运营B2B业务。

“B2B低价策略是能吸引部分经销商入局,但是目前结果来看,经销商在B2B平台采购到低价产品后,也并非就能实现顺利动销。最终还是看产品是否适应自己的市场。”一位进口商称。

杭州某专卖店负责人、WBO专栏作家申向云认为, B2B平台应该加强产品构架能力(丰富产品品类,产品是否能对接市场需求)和后期服务能力(建议、指导、推广配套),光靠低价已经很难吸引葡萄酒零售商的关注。

编辑:王雅慧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