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啤酒市场竞争或将趋缓
来源:《华夏酒报》  2016-01-14 08:41 作者:尹贵超
  国内啤酒市场的走向越来越受到国际啤酒巨头们的左右了。

  2015年,全球最大啤酒厂商百威英博以680亿英镑(约1037.27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SAB米勒公司。

  目前的情况是,两者完成合并,去年销量达4250万千升的百威英博加上去年销量达2450万千升的SAB米勒,将形成6700万千升的庞大销售体量,这其中,2015年上半年,百威英博在华啤酒销量达到387.5万千升,同比增长1.7%,增长速度优于其他国内啤酒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在国内啤酒行业继续负增长的背景下,百威啤酒还能保持正增长。显然,其市场开发能力远远超出了同行们。

  有机构观点认为,收购南非米勒之后,新百威英博在全球啤酒市场的市占率超过30%,进一步拉开与跟随者喜力(市占率约9%)的差距。

  海通证券对这次并购后的走向分析称,在中国市场,新百威英博如果得以保留或者部分保留雪花啤酒的股权,将囊括雪花、百威、哈尔滨和珠江等品牌,市占率接近40%,在13 个省市具有明显领先的市占率水平,大幅拉开与另两家巨头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差距,这将彻底改变中国啤酒行业版图。

  如果做这样的猜想,并购后的新百威英博继续全部保留或者部分保留雪花啤酒股权,那么,在2016年,中国啤酒行业CR5 (前五大啤酒集团市场份额)会接近80%,新百威的市场份额会接近40%,至此,这一新的行业市场格局或将基本稳定。

  有分析认为,这一格局稳定后,前期恶性竞争导致的高费用率将下降,行业企业间的竞争会有趋缓的态势,而企业将大幅减少往常用于扩张版图、提高产品市占率的营销与宣传等费用。

  可以说,当下的国内啤酒市场已经进入了整合转型的临界点,行业整合空间小,量增见顶,零和博弈加剧,与此同时,更多的啤酒企业开始步入了增长陷阱之中,当规模扩展的步伐趋缓而随之带来的边际效应递减之后,企业开始进入了增长乏力的怪圈之中。

  显然,国内啤酒行业未来销量难有较大增幅,盈利改善将主要依赖于产品结构升级和费用率降低,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前提是国内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市占率从13.8%提升到18.4%的同时,企业相关的宣传与促销费用率也下降了将近2个百分点。

  另外,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后,国内啤酒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大。

  此外,可以猜想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啤酒企业将从规模竞赛转移到企业管理、产品升级和消费服务上的比拼竞争了。

  近几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升酒价上行趋势明显,由2011年的7.6元上涨到2014年的9.2元,但未来仍存有较大提升空间。

  有机构数据显示,2014年几个主要啤酒消费国升酒价最低为24元,最高为43元(以2014年末汇率换算),中国升酒价与此仍存在较大差距。

  从各企业看,百威英博、南非米勒、嘉士伯等国外企业全球平均升酒价处于0.8美元至1 美元之间,而雪花、青岛和燕京等国内企业升酒价仅为2.2 元至3.2 元之间,亦具有较大上涨空间。

  此外,可反映公司运营效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低于成熟国家市场企业影响行业公司整体价值,雪花、燕京、青岛啤酒市值/净资产比率仅为0.65、1.65、2.73,低于SAB米勒3.08和百威英博的6.60,吨酒价值有待重估。

  海通证券机构通过比较中外啤酒企业,认为不论是毛利率,息税前利润率,还是净利率,中国啤酒企业都显著低于国际同行,这种落后的经营效率以及多年的行业混战决定了中国啤酒企业不可能再进行无限制的行业价格大战。

  随着百威英博收购南非米勒,全球啤酒市场的集中度都将进一步加大,而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成本开支的减少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啤酒行业的净利率。此次并购或将刺激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国内啤酒企业的经营效率。

  显然,伴随着这场实际大并购之后,国内啤酒行业的整合前景也逐渐明朗。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