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一场有关香型的思想盛宴
来源:《华夏酒报》  2019-03-27 10:56 作者:张瑜宸

随着酒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带来的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扩容。

在“轻香型、重口感”的消费诉求下,白酒香型的“界限”已被打破,随之衍生出各种各样新的香型。多元化香型的林立,也标志着中国白酒行业进入“香型争鸣”的新时代。3月18日上午,由《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酒融荟、黑格咨询联合举办的“中国酒业主流香型品类融合发展趋势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召开,一场有关香型的思想盛宴引起了全国经销商和行业媒体的高度关注。

香型融合是大势所趋

说到香型的概念,首先要追溯到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

因之前评比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之前的评比结果不科学。因此,第三届评酒会上首次按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艺及不同的酒体风格进行了评比,将我国的白酒划分为不同的香型。

至此,中国白酒确立了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米香、兼香、药香、特香、豉香、芝麻香、馥郁香及老白干香型,共计12种。虽然各种白酒中香味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其含量却差别较大,这深刻影响着白酒的风格质量和口味。2002年,洋河抛出了“绵柔型白酒”的新概念,主张从消费者饮酒体验出发,尊重消费者“以味为主导”的新需求,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和消费者好评,这堪称是酒类行业的一次“觉醒”。

从过去的靠香型划分品类,到以消费者喜好为重,香型已然开始融合发展。

2018年,“浓香型”、“清香型”新国家标准出炉,面对低度浓香型白酒市场的扩大,“浓香型”新国家标准调整了浓香型白酒高度酒和低度酒的酒精度指标,将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调整为高度酒:45%vol≤酒精度≤68%vol,低度酒:25%vol≤酒精度<45%vol。低度酒范围再扩大,对低度浓香白酒发展无疑是进一步利好。而“清香型”新国家标准则在理化要求上,酒质分级在优级、一级基础上增加特级等级,这一变化是清香型白酒企业对自身品质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满足人们对清香型白酒更高的品质需求。

论坛上,《华夏酒报》总编辑、中国酒业新闻网总编辑韩文友指出,当下,无论是人民小酒的清酱香型,还是山东花冠酒业主推的鲁雅香型,或是稻花香首创的馫香型白酒等,白酒的生产工艺在不断地改进、提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使得白酒香型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体验的需求,白酒香型的融合将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融合发展带来的品类掠夺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从清香独大到浓香鼻祖,再到酱香的超级热度,衍生出很多香型的变化。而在香型轮回发展的过程中,更是涌现出很多企业,甚至是产区。

比如酒鬼酒,虽不是八大名酒,也不是十七大名酒,但被赋予馥郁香型文化名酒和香型品类的价值之后,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过两轮的高速增长。再比如,茅台引领的酱香酒发展一骑绝尘,不仅加速当地中小企业增长,也在消费者心中牢牢树立茅台镇酱酒核心产区的概念。还有汾酒做大了清香型,崛起了山西产区;西凤做大了凤香型,牢牢掌握了陕西市场;五粮液做大了五粮浓香,成就了“中国酒业大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酒业香型和产区的关系。即香型引领产区,产区放大产业,酒业香型和产区的关系越来越融合,而由此带来的品类掠夺也进入白热化状态。

对此,黑格咨询集团董事长、首席顾问徐伟表示,过去五年,食品饮料行业处于品类创建品牌策略的黄金期,而未来五年,是品类掠夺者策略的黄金时代。一批有成熟品类、心智资源,可升级产品的规模企业会成为品类掠夺者。随着酱香白酒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酱酒市场大潮中,甚至原有生产浓香、清香的白酒企业开始转型做酱酒。而这些恰恰就是通过香型融合成长为品类掠夺者,不断地升级产品来切割其它香型市场。徐伟甚至预判,未来3~5年,酱酒的市场份额有可能持续增长到和浓香型白酒平分天下。

除此之外,小酒品类在经过品牌认知、互动和发展的三个阶段也迎来了同质化的品牌掠夺者。黑格咨询高级项目总监、高级合伙人赵海永分析指出,因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小酒不可能回避年轻化的趋势,但突出个性化更为重要。从目前市场来看,今年有望达到400亿规模,这之中,25元价格带正在成为小酒的全新起跑线。这也意味着,小酒低质时代早已远去,品质决定未来的时代已来临。

企业如何见招拆招

面对如此的竞争态势,企业又该如何见招拆招?

作为茅台镇两大白酒生产企业之一的糊涂人生酒业则提出了“打造酱香型白酒新势力”的口号。贵州糊涂酒业集团糊涂人生酒业总经理张森表示,为了差异化竞争,糊涂人生酒把单纯的酒产品与中国独有的“糊涂”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注重发展以根、本、道、法为主的糊涂酱香文化,还融合老子无为、孔子中庸、庄子逍遥的糊涂人生文化。

来自内蒙古的响沙湾酒业重点打造酒旅融合,不断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元素来推广。据悉,响沙湾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独特的天然优势,沙漠深层地下水,优质原粮加上自酿五粮清香工艺,使得响沙湾酒成为旅游文化酒的代表。据响沙湾酒业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雷介绍,目前响沙湾酒业已发展成集餐饮、娱乐、文化、旅游、酿酒为一体的大型白酒企业。

黄酒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酒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特殊的酿造工艺。如今,酒类转型升级,黄酒迎来产业复兴的春天。论坛上,来自义乌市丹溪酒业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朱丹溪第22代传承人朱宸民带来《丹溪酒业——中国高端黄酒领航者》主题演讲。时至今日,历经了700余年、22代文化风雨传承,丹溪酒业人以国酒复兴为品牌诉求,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曲酒的方法和工艺。

总体而言,从产品到品牌,从品牌到品类,消费者已具备对品牌的辨别,对产品的辨别,品牌沉淀时代的品类机会已来临。名品全国化发展也来势汹汹,如何实现区域崛起,黑格咨询集团副总经理、酒类事业部首席运营总监徐涛提出可以实现“品类+区域+行业”的组合方式,然后再谋求全国品类王的品类发展定位策略。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