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关注 > 正文
2000,新世纪下新面貌
来源:《华夏酒报》  2019-04-12 17:05 作者:苗倩



 

这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当格林尼治时间走到2000年1月1日时,全世界60亿公民每个人都听到了憾心动魄的世纪钟声,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千禧之年,带给中国酿酒行业的不仅仅是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还有新时代下的新面貌。迎着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中国酿酒行业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变化一:网络走入传统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酿酒行业都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逐步步入信息化社会,新兴的网络也日渐渗透至传统的酿酒领域。

2000年以来,酿酒企业网站、酒类门户网站、在线电子商务网站一个接一个地开通,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大型酿酒企业联手建立了综合性在线电子商务网站——“酒乡网”,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从网络上选购这些名酒。

由此,中国名酒企业正携手进入“e”时代。

2000年10月18日,《华夏酒报》刊发了《酒乡网正式开通》一文,指出“10月12日,国内首家酒类商品网络化的全球市场——酒乡网(9xo9.com)在北京长城饭店正式开通。酒乡网作为首家以酒类商品交易为核心的网络协同平台,为酒类及相关行业的生产企业、经销商、消费者提供了多功能、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另外,酒乡网还“倡导开放型股权机构,使得每一位会员都有机会成为股东,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参与,还极具投资价值。”

被誉为中国酒业第一报的《华夏酒报》也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于2000年4月1日开通了中国酒业新闻网,至此,中国酒业新闻网成为了业界人士获得新兴行业信息及行业沟通、交流的利器。同月22日,华夏酒文化研究会也正式成立。

变化二:酿酒行业吹响西进号角

2000年3月22日,《华夏酒报》刊发的《酿酒行业吹响西进号角》指出,“葡萄酒的生产,西部地区有着良好的葡萄种植条件,甘肃的武威、宁夏的贺兰山麓、新疆的吐鲁番石河子、陕西的渭北地区都是我国少有的优良葡萄生产基地,而这些地区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往往缺乏资金和人才,东西部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葡萄酒企业决策的重要课题。”

如今,张裕、中粮长城等知名国产葡萄酒企已在甘肃、宁夏等地布局了自己的酒庄,宁夏贺兰山东麓等地的小酒庄也逐渐树立了自己的酒庄酒品牌,可以说,当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正起到一个加速器的作用,同样,对酿酒行业的发展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是2000年“两会”代表和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也被部分酒类企业视作拓展市场、扩大规模的重要机遇。

据2000年5月24日《华夏酒报》刊发的《西部啤酒市场潜力很大》的报道:青岛啤酒密切关注西部开发,并将有大动作,青啤西安公司是青啤西部扩张的得意之作,将进一步扩大其规模,同时在甘肃建酒花基地,建啤酒瓶、包装箱生产厂。此外,原本就落户西部的企业,比如贵州茅台、宁夏西夏王等,更是担当起西部开先行者的重任,成为西部地区值得骄傲的亮点。

在2000年7月3日刊发的《认清形势,早做准备》文章中,《华夏酒报》记者提出了“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白酒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的问题。

对此,时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现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寿清说:“第一,要加快行业的调整和改组步伐,形成合理的行业结构;第二,优化白酒产品结构,进一步降低白酒的酒度,使之趋同于国际上蒸馏酒酒度大都在40度左右的主体潮流,其次,要在酒型的现代化上大做文章;第三,要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四,增加开拓市场的能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第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管理。”

对于即将入世的准备,高寿清则提出,“目前,我国白酒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熟悉WTO及其规则,认清行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发展方向,以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壮大。”

变化三:积极为“入世”做准备

关于“入世”的讨论贯穿了整个2000年的酿酒行业发展中,在WTO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酿酒行业普遍达成共识: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

3月3日,《华夏酒报》全文转载了刊发于《人民日报》上的《正确认识加入WTO的利与弊》一文,文中提出,“要尽快建立既适应WTO运作机制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政府运行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特别是在人事劳动管理、工资收入分配、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

为推动酒业的品牌升级和管理升级、宣传提档,3月17日,《华夏酒报》全新推出了第一份全彩色报纸——《华夏酒报·名酒周刊》,开始为中国名酒鼓劲,为塑造名酒铺路,为名酒企业服务,得到了众多争创名牌的名酒企业的支持和好评。此外,随着啤酒行业的成长,为满足快速发展的啤酒行业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华夏酒报》于2000年9月推出了《华夏酒报·啤酒之友专刊》。

2000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自2000年10月18日起,《华夏酒报》推出了“九五”酒业回眸“系列性报道,报道了“九五”期间我国酿酒行业的发展情况。

针对即将展开的“十五”规划,《华夏酒报》组织了一系列预测性报道,对“十五”规划中酒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如今的苏酒版块表现抢眼,与当时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不无关系。其中,在2000年6月9日刊发的《江苏确定酒业“十五”调整重点》一文中指出,“企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名优产品为龙头,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发展规模经济。技术结构的调整重点,一是微机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推广应用微机控制发酵、勾兑、陈化、提高产品品质,在白酒企业利用微机进行决策、信息、资源和企业管理,开展啤酒工业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管理程序化的研究。”苏酒沿着“发展规模经济、搞好科学生产与管理”的路子一路走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2000年,我国饮料酒产量约为3000万千升,其中啤酒产量约2200万千升,白酒产量约510万千升,葡萄酒在23万千升左右,黄酒约为140万千升,果露酒产量28万千升左右。

全年酒类产品实现税利总额260亿元左右,其中税金为200亿元左右,较好地完成了“九五”初期制定的目标,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王丹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