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20日,《华夏酒报》刊发了《“古井”二千万A股发行成功》一文。
1994年1月6日,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首开我国白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这不仅填补了当时中国白酒行业在上市企业上的空白,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汾酒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打开了白酒企业迈入资本市场的大门。
2019年3月1日,纪念山西汾酒上市25周年改革发展论坛在太原举行。1994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白酒第一股。
白酒上市第一股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付出的总要比别人多。虽然汾酒上市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的批示,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采用承包制还是股份制,仍存在很多争议。最终经过反复研究,汾酒决定先改组后改制,并采取“独家发起,社会募集”的方式。这样,汾酒上市公司所有权、经营权实行两权分立,完成了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公司上市。
显然,上市为汾酒带来了快速发展。据悉,汾酒股票发行价为3.5元每股,总市值约13.174亿元。而上市首日开盘价就达到7.21元,并一度涨到13.07元。投资者的利益回报很高,社会价值也得到良好体现。汾酒不但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产销量,还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开始建设万吨工业园区。
2011年,汾酒股价迎来历史最高峰——89.97元每股。紧接着第二年,汾酒集团销售收入就突破百亿元,达到100.18亿元。其中,山西汾酒销售额为60.87亿元,为超百亿汾酒贡献一半以上的业绩。因此,汾酒集团提前三年实现其“十二五”确定的百亿目标。尽管是集团层面的破百亿,但挤入与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洋河集团、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并肩的百亿俱乐部,也改写了白酒行业的格局。汾酒在这些年,通过上市,确确实实成为白酒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并引领着行业向前发展。
2019年4月15日,山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在太原召开。会上,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郭保民做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要大力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年内完成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对此,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表示,汾酒已经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股权激励等相关举措。截止到2019年4月23日,汾酒的市值已超过500亿元。
不管是未来的白酒集团股还是曾经的白酒企业股,上市无疑都成就了汾酒今天的加速度。这场自我突围与突破的上市之路,也是未来中国白酒企业在资本运作整合并购上的核心竞争力。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在香港上市,青啤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嘉宾、联交所代表共同庆祝。
酒业的上市元年
在白酒企业迈入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前,我国的啤酒企业已经领先一步踏上了上市之路。
1992年,我国啤酒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啤酒消费国。1993年,《华夏酒报》刊登新华社供稿《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指出,“稳步推进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把企业推向市场,完成这些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已成为搞好大中型企业的一个焦点。”啤酒消费潮的引领,加上股份制改造的推进,催生了啤酒“第一股”的诞生。
1993年年初,青岛啤酒厂实行了规范化股份制改革,成为全国9家可以在国内外挂牌上市股票的试点企业之一。4月,青岛啤酒厂参与股份制改组和股票发行上市的有关机构及方案确认。在经过5月国内A股认购证发行和6月H股在香港招股,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首家国营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交易,是中国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发展的里程碑。据悉上市当天,青岛啤酒股票取得了开门红。以每股3.6港元的价格收盘,比发行价上涨28.5%,全日成交量为17,360多万股,成交金额为逾62,390多万港元,占当日香港股市十大成交量股票的首位。青岛啤酒的上市之路,也为此后酒业海外融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青岛啤酒和汾酒的带领下,酒企谋划上市已明显提速。
1994年5月9日,代号为“000568”的泸州老窖股票在深圳挂牌上市。作为川酒里第一家被批准组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的上市带动了川酒的迅速发展。1996年5月,沱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直接融资1.6亿元。同年12月6日,水井坊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川酒三家企业上市,引领了全国浓香消费的热潮。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五粮液营收超10亿,加上泸州老窖、沱牌和水井坊,四家川酒企业营收超过了30亿。
此外,1996年9月27日,安徽古井贡酒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发行A、B两只股票的白酒类上市公司。加上前后上市的汾酒、泸州老窖、沱牌和水井坊,1996年,白酒的股市,由双雄争霸发展成了五龙戏珠。总体来说,1988年~1996年这一时期,共有8家酒企上市,涉及黄酒、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四个不同的领域,酿酒业已迎来上市元年。
融资合并渐成趋势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把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摆到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并确定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今后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役一打响,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呼百应。
在酒业领域,随着对外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资公司成长起来。1993年2月,中外合资企业——四川六朵金花酒业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将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全兴大曲、沱牌6种名酒集中到一起推出国门,加快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不少啤酒厂通过引入外资进行“嫁接”改造。1994年,东光州啤酒集团与香港中策集团达成合作。此外,杭州西湖啤酒、福建泉州清源啤酒、烟台啤酒和北京啤酒先后获得世界十大啤酒之一的朝日啤酒株式会社的融资。通过引进外资“嫁接”的渠道,从“机制僵化和技改投入严重不足”而陷入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把产权改革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企业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捷径。
除了引进外资,通过合并打造强强联合也成为酒企资本运作的新趋势。
1994年5月24日,浙江绍兴黄酒骨干生产企业绍兴市酿酒总公司与百年老字号沈永和酒厂“强强联合”,组建成立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和出口基地——绍兴黄酒集团公司。黄酒企业发展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之后的上市、技术合作、原产地保护产品的确立打下坚实基础。
并购带来的不仅有收益,还有风险。1989年,“武陵”成为国家名酒后,快步发展提上议程。武陵酒厂在相继接纳了武陵市酒精厂、德山酒厂、饮料厂等6家企业后成立了集团公司,企业员工迅速膨胀至3000多人,但生产能力已明显不足。类似情况的还有同是十七大名酒的宋河。上世纪90年代初,宋河酒厂达到发展的顶峰,由于扩张太快,兼并了一些和企业发展不相关的造纸厂、印刷厂等。一时间,机构臃肿,人员众多,造成企业大量流动资金缺失,社会负担不断加大。加上全国范围内白酒市场的激烈竞争,宋河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
无论是上市、合并还是引进外资,资本与酒业联姻已渐成趋势,但因为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合作模式、合作方式、矛盾规避等许多方面仍在积极探索之中。不可否认的是,资本已为酒业发展注入了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