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激情在中国酒业燃烧
宋书玉表示,新的一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会,一定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党的领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新消费机遇,认真贯彻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确定新任务、新举措,积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美好生活奉献美酒。自觉、自愿、自律做产业进步的服务者,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为中国酒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尽心尽责,竭力前行。
在宋书玉看来,2020年,突发疫情,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后疫情时代又充满了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中选择确定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后疫情时代中国酒业要认清市场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努力构建新的产业生态。认清标准体系、社会责任体系、文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人才体系构建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确产业发展方位。
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履行理事会的职责,发挥在酒类产业领域的重要作用,协调解决酒业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各种困难。以创新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健康发展模式,拓展服务内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继续做好《中国酒业十四五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编写工作。持续提升酒业基础能力建设,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推动酒业经济、产业和企业进一步实现进化和升级,增强酒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着眼产业优化和产业效益格局的再造,确保产业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就没有激情。“在新一届理事会期间的产业经济主要预期目标方面,在保证全产业产销量稳定的同时,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利润超过2000亿元。”宋书玉说。
技术创新、文化创新,让“非遗”文保成为新亮点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酒类消费最大、最重要的市场,坚定品质自信、文化自信,世界美酒到中国,中国美酒到世界。与世界酒业相融相通,共享荣耀。与世界酒业同行共建世界酒业生态。
“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文化表达”。在本届理事会文化建设上,最大的亮点是成立了中国酒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在中国酒类产业的传承基础上,对酿酒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再创造、再提升,构建统一的中国酒文化表达体系,通过梳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传承机制,打造既传承传统,又蕴含现代生机的中国酒文化表达体系。
另一个亮点是与中华商标协会联合成立了中国酒业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
持续搭建中国酒类品牌与世界对话的平台,助力中国酒类企业塑造全球品牌,通过品牌的全球化进一步推动业务全球化发展,全面提升酒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强化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保护作用,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将中国优秀的酒类品牌推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宋书玉对协会有更深层次的定位。
他认为,协会要做好会员的好娘家,诚心诚意服务会员,为会员所急所想,全面拓展服务宽度和深度,成为会员离不开的好娘家。做好政府的好参谋。深度调研产业发展需求,全面了解和理解国家对于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积极争取产业支持政策,成为政府信得过的好参谋。做好消费者的好朋友,积极实施服务消费者计划,了解消费需求,精准判断消费趋势,与消费者一起分享,一起快乐,成为消费者离不开的好酒友。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永恒动力,积极引导产业全面开展立足当下和放眼未来的一系列科研课题及项目,全面提升科技贡献率。以智能酿造推动创新发展,紧密围绕酒类生产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深入推进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供应链优化,推动整个产业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产业标准化体系。做好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协调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组织机构的协同效应,强化标准建设在系统构建、体系准入、协调配套、追本溯源、科学表达等方面的优化和提升,促进标准顶层设计更趋科学合理。拓展产业标准建设范畴,强化产区标准建设、产品等级标准、生态酿造标准,提升和完善酿酒师、品酒师职业标准,积极构建酒体设计师、侍酒师、调酒师等新的职业标准体系。
正如宋书玉所言,深入挖掘传统中国酒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酿造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技艺到记忆,从内部到外部,从国家到世界,推动中国酒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认可。
积极倡导和构建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产业文化生态。
美酒酿造的最高境界为君子之酿和而不同,美酒各美其美,各表其美。重点从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改善以往我国酒文化存在理论体系不完整、史册整理多欠缺和文化传播方式方法不严谨,分散又无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缺乏合作交流的平台等状况。
优化结构、创新消费,让产区优势品牌更凸显
“持续对14个重点产业集群、6大名酒产区的发展进行共建培育,持续以系统性、立体化、全维度的标准体系,扶持名特优产区向更良性、更高质量发展。”如宋书玉所讲,今后,将引领产业着力打造名优产区、特色区域、产业集群,扶持个性多元、国际表达的酒庄、工坊等新兴商业模式,切实发挥出特色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创造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强与产区政府、名酒企业联动主导,共同培育名酒产区,围绕产区标准体系建设、产区立法、产区文化、产区人才、金融、科研、市场全面推进名酒产区发展。
今后要不断创新消费文化,理性、健康快乐的饮酒新文化必将成为美好生活的新文化。体验美酒的产区生态之美、自然之美、风土之美。开拓品鉴艺术消费,个性化的创意与表达,新服务、新场景、新仪式、新体验,云约酒,居家消费等都将粉墨亮相,闪耀登场。同时,实施中国酒业教育计划,创新中国酒业教育体系,酿酒产业与教育产业相融发展,塑造人才培育联动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打造国家、产业、院校、企业四级联动人才培育体系,依照职业标准或考培标准完善三层架构职业的衔接晋升方式。积极鼓励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交流互考,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启动中国酒文化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围绕酒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在文化体验方面,建立系列标准,通过文化标准的建立,为消费者提供更具象的、消费者可触及的、能切实感受到能理解到的服务内容。并大力推进面向全社会酒类消费者的免费网络直播教学,广泛深入地进行酒类文化、科学、健康饮酒的普及教育。通过新职业培训实现跨界融合,带动酒业向成熟先进的服务型市场模式迈进,拉动酒类新消费动能。
与此同时,继续推动产区向优势名酒产区和美酒特色产区发展,着力打造特色经济区域,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深化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化发展,拉动,提升产业链价值,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建立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区域优势显著、风格特色突出的产业新格局,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争取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对名优产区的重点龙头酒类企业进一步倾斜,锻造中国酒类产业的中流砥柱。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品质自信,消费自信,走向国际酒类市场,创新中国酒类产品国际化表达方式,品饮方式。让全世界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人们与我们一起分享中国酒类产品的无限魅力。”宋书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