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朝批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张严,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甘权,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发展委员会秘书长葛向阳,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刘海坡等领导以及行业相关人士参加了会议。
新旧交替的历史节点的承接与展望
甘权在发言中按照白酒分会和科教装备委员会两个分支机构做两部分汇报:“过去几年,白酒销售收入连续三年增长,产业利润连续三年增长,总产量连续三年下降,规模以上企业连续三年减少。”
甘泉认为,今年受疫情的影响,1到5月的白酒产量是287万千升,下降了9.7%;销售收入2515亿元,下降了5.05%;利润总额553.26亿元,下降了3.7%;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亏损185家,亏损额7.93亿元,同期亏损额上升了73.2%。
从整体的酿酒产业看,白酒消费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酒类产品,截至今年5月,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表现远远好于其他的酒类产品。从这一点上看,充分显示了白酒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甘权就白酒产业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
针对白酒标准体系的建设,甘权谈到,中国酒业协会作为全国酿酒标准委员会和全国白酒标准委员会准委员单位,过去五年间在全行业提升酒类标准化水平、积极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行业团体标准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顶层设计更科学;其次,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显著区域性特点的团体标准制定实施;第三,在品质表达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品的产区表达,维护良好的白酒生态特色,中国酒业协会牵头制定了白酒生态产区和中国白酒名镇等团体标准,正在制定中国白酒酒庄标准;第四,诚信体系更完善;第五,在生态保护方面,中国酒业协会参与制订了酒类制造业水污染排放的标准。
对于白酒年份酒生产,甘权提到了企业准入需有五个准入条件,包括生产资质、生产能力、检测能力、技术人员以及生产管理。而对于白酒体系中教育体系的建设,甘权总结道,过去五年中,协会在培训教育方面完成了对行业近5万人的专业培训工作,其中3.8万人通过了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同时,甘权还总结了在今年自突发疫情以来,协会开展的一系列网络直播教学的实践情况。
最后,甘权重点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了下一步协会科教装备委员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是创新融合发展,二是平台服务的工作,三是要做一些深入的工作,就是净化市场。
推动白酒业多方面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着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白酒的智能化酿造、功能价值、安全控制等科技议题日益成为白酒行业升级关注的热点。会上,白酒分会的各位领导专家针对这个话题作出了发言。
“白酒技术创新分为三块:第一个是模式创新,第二个是科研成果,第三个是标准规范。”葛向阳在发言中指出。
葛向阳表示:“‘158计划’把行业当中的部分的共性课题提炼,大家在行业当中进行探索;到3C计划,我们已经把整个行业当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再到白酒技术创新委员会时,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引领行业科研创新的模式。这一方面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引导行业研发的方向。”
葛向阳认为,总的研究方向包括三块:第一块是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导向,第二是由单个科研院所向多家院所组合的导向,第三是由健康因子向风味功能体系的导向。
会上,杜小威就“白酒酒庄作为新的白酒生产和消费模式,是白酒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酒庄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真实地感受到品牌、品质和环境的价值,酒庄酒则是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的问题作出发言。
杜小威指出,酒庄首先是酒厂,并且是有特色的酒厂,酒庄不是销售产品,而是经营酒庄,通过产区的赋能、工匠的赋能、文化的赋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等各种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引导消费者的认知,促进酒庄品牌的传播,带动产品的销售。
“下一步,酒庄白酒委员会要思考消费者期盼我们做什么,酒庄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政府要求我们做什么,我们又能够做什么,围绕这四个‘做什么’进行思考和工作,进一步构建协会的公信力平台,使生产准入标准体系、文化体验标准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知识产权标准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大家一起为白酒酒庄的打造和运营做好服务工作。”杜小威说。
紧接着,针对白酒领域的老酒发展,刘海坡表示,老酒意味着稀缺,它有着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有着历经岁月陈酿的丰富滋味,每一瓶老酒更多的是承载了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刘海坡提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未来的重点工作分为四个部分,大部分以一些活动形式来体现,第一是制定相关的团体标准和开展职业培训,第二是陈年白酒的鉴定工作,第三是举办有助于老酒文化传播的相关活动,第四就是组织开发名酒收藏产品。
此外,对于白酒行业而言,市场如同一艘大船,中国酒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就是这艘船上的瞭望者,他能够及时地预见和发现航行中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积极构建新型厂商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变局,成为了政府、酒企和酒商之间交流的桥梁。
对此,刘振国表示:“我们未来应首先深入开展行业的调研工作;第二是继续办好协会各项展会及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下活动;第三,坚持人才培养;第四是积极开展与酒商相关的工作;第五做好消费者的服务;第六是建立酒类市场准入标准;第七是组织会员开展国际交流;第八是配合政府做好相关的活动计划;第九是完善产区共建工作。”
露酒的春天与白酒分会并行
会议最后,宋书玉对各个领导的发言作出了总结,并特别提到了露酒的发展。
露酒是中国传统酒的一种,露酒是以中国传统的白酒、黄酒为基酒,通过浸剂、浸泡、浸蒸或者利用现代生物提取技术提取的风味物质添加到其中而酿制成的酒。我们给露酒一个非常标准的定义:第一是中国的传统酒,第二一定以中国的传统酒为酒基,第三是用食品新资源,可以采用传统工艺,也可以采用创新技术。我们要与时俱进,露酒是什么,我们要把它说清楚。
把它说清楚,露酒就找准了方向,那么未来就有非常好的前景。
露酒是中国传统酒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古老酒种之一。露酒从诞生之初就探索以酒健体,以酒养生,它的目标一直没有变。
露酒是创新的典范。今日露酒在领军企业酒的带领下,应用现代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创新提升品质,实现了多风味、多样化,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成功演绎了老酒新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