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类流通领域业态与模式的嬗变,让业界为之兴奋之余,更对酒类流通领域未来的体量攀升抱有更多的期待。
那么,在中国酒类产业总体营收与利润稳步提升的情况下,预计“十四五”末期,中国酒类社会零售额将达到多少?
多元升级造就2万亿级零售市场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稽查局副局长路政闽表示,我国酒类总体消费总是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酒类商品的社会零售额近20000亿。
“伴随着产业链下游扩张的是产业链中上游的大幅进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表示,“协会1995年成立时,全国白酒行业总收入约200亿元,到去年则达到了6308.4亿元,增长30多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姜增伟表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25周年,其实就是酒业与市场“一体化”关系的充分体现。通过这个平台,酒厂、酒商和酒类零售的最优秀代表聚集在一起,产业各个环节链条之间充分沟通交流,大家一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厂商同心合力,才能让消费更旺更强。
王新国表示,为了推动流通领域的进步,与中上游的产业发展相适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建设诚信体系、开展行业评优、优化顶层设计、接轨国际时尚、组织学习培训、推进标准建设、排解行业问题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的工作,有力促进了中国酒业市场流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以诚信体系建设为例,自2013年以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开展创建了以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为目标的“国家级放心酒工程”。在第三批评选中,协会首次将放心酒示范工程扩大到生产领域,从源头为消费者保驾护航。为了与消费升级、需求升级的外部趋势相适应,引导和推动酒类流通的创新升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开展了一系列行业评优工作。
2006年,协会发起主办“中国酒业营销金爵奖”评选活动,这个评选是酒业唯一一个经中纪委、中宣部等八部委批准保留的评选项目,体现了流通在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行业价值。
作为聚焦于产业链下游的组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同样着眼于厂商关系的维系和推动,因为这是关系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与此同时,诸如“白酒鸡尾酒大赛”等接轨国际时尚的活动,在展现酒类流通协会的影响力之余,更推动了白酒面向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发展倾向。
产业链末端革新或带来40%以上增长
相关规划显示,预计在“十三五”末的2020年,中国酒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590亿元,同比下降6.7%;实现利润1716亿元,同比增长68.1%。
预计在“十四五”末的2025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12130亿元,同比“十三五”末增长41.2%,年均递增7.1%;实现利润2600亿元,同比“十三五”末增长51.5%,年均递增8.7%。
也就是说,酒类产业的营收与利润在十四五期间,将实现40%~50%的增长。按照40%的增长率来计算,2019年实现近20000亿社会零售额的酒业,到“十四五”末期,或将实现接近30000亿元的规模!
这种规模的扩大,毫无疑问将来自于流通端的进步。
“人们的酒类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在喝真酒、喝好酒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酒类消费的场景、文化、体验和服务等附加价值。广大酒类流通企业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转型升级,在产业端和消费端之间建造了高速路、高架桥,从而将社会发展、消费升级的外部趋势,切实转化为酒业壮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谈及流通领域的发展前景,王新国如是表示。
实际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对消费场景、消费需求的把控上,做出了很多努力。
酒类市场和消费的升级,对酒类流通、营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类流通协会的升级计划,覆盖到了销售终端。于2017年开启酒业“雄鹰计划”,该计划是针对酒类终端店长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白酒、葡萄酒的品鉴、酒类文化知识、饮酒礼仪等方面。
针对消费倾向以及新消费场景的重视,促使酒类流通协会向国际看齐。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于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举办了“中国白酒鸡尾酒大赛暨世界杯国际调酒锦标赛之中国选拔赛”,并与国际调酒师协会IBA达成合作,于2019年在成都举行了国际调酒师协会年会暨第68届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
系列大赛不止吸引了年青一代消费者的关注,更囊括了消费场景与消费终端——夜场。此外,茅台、五粮液、汾酒等中国代表性名酒产品也进入其中,作为代表时尚的鸡尾酒的基酒而出现。
这种产业链末端的革新,无疑带来了流通领域的进步和扩容,也为下一个五年实现40%以上的增长,带来了现实基础。
三大方向奠定流通领域进化基础
从20世纪80、90年代的“夫妻店”“批发市场”,发展到如今终端门店日益多元、平台化与个体化并存的局面,酒类流通领域的改变日新月异。
王新国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酒类流通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今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对于酒类流通行业的进一步向好发展,赋予了有力的指导和鼓舞。
“协会今后的工作,要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王新国表示,为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流通领域的全面升级,协会将提高站位、加大宣传、加强交流。
“酒类流通行业的价值站位始终不高。”这被王新国认为是一个痛点,酒类流通行业在25年前的定位即是“卖酒”,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即便流通领域的从业者对服务、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实践,但从价值定位上,仍局限于“卖酒”这个最基础层面,这对酒类流通行业的跃升发展,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局限性。
但是反观产业链上游,酒类生产企业从生态保护、技艺匠心、文化传承等维度着手,已基本构建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而且这种体系的价值站位很高,对消费者的影响很深。
基于此,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将会从提高酒类流通行业的价值站位入手,树立“现代服务”“文化传播”“健康生活”等酒类流通高级价值,为行业发展争取更大主动,拓展更大空间。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针对未来的工作涵盖多个层面,包括信体系建设、行业评优、厂商对话、创新营销等具体工作,但是社会对产业中上游的关注颇高,对中下游的关注较弱,这无疑影响到了流通领域的革新速度。下一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将加大针对这些工作内容的宣传力度,以此推动革新进步。
生产、流通、消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酒业产业链,但是沟通不畅、信息不畅所造成的认知错位、资源错配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显然这并不利于行业整体进步。在王新国看来,加强交流,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顺畅沟通,同样将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