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中国白酒不能只盯着酱香
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21-04-28 17:14 作者:蔡学飞

任何事情只要在时间上面稍微拉长一点就会发现,其实,现实远没有看上去得这么喧嚣,再热闹也只是瞬间,再至暗也仅是须臾,守得住寂寞就有花开的时刻,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中国白酒。虽然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酒企业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行业角度来看,酱酒这种走强只是中国酒名酒化进程的一种品类表现。

首先,酱酒的扩容是中国酒类品质价值回归表现之一。中国酒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行业从供给不足转向产能过剩,再到消费价值回归,包括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在内,拥有品牌与品质优势的全国性与区域性名酒都是这轮消费红利的受益者,酱酒并不特殊;其次,品类变化背后的驱动力使酒类竞争市场出现了结构性改变,伴随着消费主权的回归、理性消费的崛起,中国酒类消费开始圈层化,直接带来整个酒类消费结构碎片化,酱香的爆发是这种市场再细分的表现;最后,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寡头化是中国酒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酱酒原先基数小,因此表现犹为突出罢了。

我们认为,此轮酒类扩容并不能唯酱酒论,而是结构性调整,是酒类价值化表达的回归。

我们一直说中国白酒是社交性产品,首先,白酒的产品品牌社交价值远大于香型等产品功能价值;其次,白酒是风味型饮品,它的适口性高度依赖个人的消费经历,评价体验取决于个人主观经验,口感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最后,白酒是区域民俗文化载体,与其背后的乡土文化相辅相成。中国白酒产地迥异的区域文化为其提供了太多的价值可能性,四川的浓香、北方的清香、浙江的黄酒、福建的红曲酒、广西的米酒等背后都蕴含着大量的区域文化因素,所以中国酒走向多元化看似是香型之间的替代,其实背后依然是消费市场的细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是符合品牌与品质化趋势的,包括浓香、酱香、清香等在内的多种香型都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

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成为酒类消费主体,新的消费市场对于传统白酒的品牌形象与品质表达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不管是茅台、五粮液,水井坊、舍得与古井,还是牛栏山、江小白、光良、酣客等品牌,都有着自己的基本盘,也都有着一定的市场延展空间,而酱酒的健康、增值属性是这种品类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甚至可以说,白酒多元化要求中国白酒品类提供差异化的价值标准,谁先找到,谁就获得了竞争优势。

中国白酒正在迎来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它表现在社会人口红利消失之后,中国酒在消费升级环境下面临着产区、品质与消费者等之间的新维度竞争。

以赤水河为背书的酱酒产区,以宜宾为代表的浓香产区,以宿迁为核心的黄淮产区等都在形成自己的品质风格,还有凤香、清香、米香、特香等一系列香型都在进行产区建设,相信随着中国酒类消费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细分品类的龙头酒企必将迎来自身的高速发展期,并且会反哺区域生态,推动本区域的品质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危险与机遇并存,这不是单一香型的发展问题,而是中国酒整体的升级问题。

因此,酱酒的崛起是中国酒类价值化回归的表现,也是市场细分走向多元化的必然过程,但是过度炒作酱酒也意味着良莠不齐的市场难以规范化运营,长期看对酱酒是一种伤害。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