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滨河集团的九粮系列酒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品牌,目前有浓香型的九粮王、九粮液、九粮春和酱香型的九粮国风,再加上陇派和国风干红葡萄酒,滨河集团酒业市场运作已形成了四轮并驱、一统乱局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九粮液和九粮国风两支酒,一为浓香,一为酱香,可谓是滨河集团的一对“绝代双骄”。
其中最为甘肃白酒业界称道的,是1992年推出的高端核心产品——45℃九粮液酒品牌,这支由甘、川、黔三省数十位浓香型白酒专家组成专家组,历时5年精心研发的酒品,是滨河集团实施科技立业战略结出的第一个硕果。2006年,九粮液被评为年度中国酒业20大白酒创新产品,并在众多消费者的心中形成了无法撼动的至尊地位。九粮液在10多年的时间里,以良好的消费口碑,在中国白酒界声名鹊起,其“霸势”已成气候。
不同的经营理念决定了不同的市场策略。1992年,九粮液正式上市销售, 45度九粮液出厂价为198元/瓶,而当时五粮液市场价为128元/瓶,九粮液在上市时市场定位就高于五粮液。这种一统乱局的思维体现在产品开发上就是——“一牌为主,多品开发”。
在产品定位上,九粮液发展战略的核心聚焦于高端市场。首先,九粮液酒打破了自身单一酒度和单一包装的格局,开发了45度、53度两个产品,同时也推出“九粮王”、“九粮液”、“九粮国风”和“九粮春”不同档次的品牌,根据不同阶层的消费人群拉长了产品链条。其中,九粮国风以号称“赛茅台”的姿态,推出了经典的53度酒品,并对“年份酒”进行挖掘,发挥纯粹以陈酒勾兑而成的酱香型白酒优势,经过强势宣传,牢牢地占据了甘肃乃至全国高端市场。随着今年白酒高端市场逐渐走俏,九粮国风充分利用滨河集团非常丰厚的隐性资产,将价格由每瓶288元涨至368元,其销量反而趋旺,市场反应积极,给了经销商和消费者极大信心。这一妙招,使省内竞争者一时难以望其项背。
众所周知,酱香型白酒所追求的所谓“陈香”,正是时间造就的醇厚芳香,这也是其他香型的酒所不能简单模仿的品质。九粮国风既遵循酱香型酒传统的酿造与勾兑方法,同时也加入了许多时尚元素,适时推出的“年份酒”,可谓一举两得:一是彻底超越了原先所谓“陇酒”的概念,把中国最有优势的蜀南白酒板块拿来为己所用,以王者的思维打造一个真正的全国性酱香型白酒品牌;二是通过“年份酒”销售,细分消费人群,寻求差异化发展途径,确保销售平台的稳定,解决了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复杂问题。
今年以来,随着省内大部分白酒品牌的沉寂,九粮液开始了胜者通吃、多品发展的征程,逐步将九粮液提升至与“茅五剑”并驾齐驱的状态。该品牌凭借“九粮精华、九轮发酵”的国家专利工艺,使九粮液的产品品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于2006年4月12日第一次适度调价,将45度九粮液的出厂价格由原来的198元/瓶调整为210元/瓶,同年9月份又进行了第二次适时调价,价格由原来的210元/瓶调整为238元/瓶。今年7月25日进行了第三次适度调价,将45度九粮液出厂价调整为268元/瓶。消费者在享受九粮液新品质的同时也认可了新价格九粮液的内在价值,超值享受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使九粮液的销售额稳步增长,品牌价值稳定提升。
为了实现更大的市场胜利,谋求胜者通吃、独领风骚的战略计划,滨河集团延续九粮系列血统,于今年8月推出了九粮春酒品牌,使得九粮系列酒覆盖了从高档到低档各个价位层面,结束了多年来我省酒业子母品牌之间资源冲突、序列混乱的局面。从此意义上说,由于甘肃省其他酒业囿于狭隘的“陇酒”概念,其酿造工艺注定了其在众多子品牌的销售与管理上,将长期面临同质化的问题,同时也加剧了终端恶性竞争。因此,目前甘肃省绝大部分酒厂产能过剩,其产品必然要以不同档次、不同品牌销售出去,这就使得市场资源浪费很大。滨河集团站在全国市场营销的战略高度,自今年以来运用现代企业的品牌管理手段整合内部资源,调整多品之间的结构关系,达成各品牌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开白酒行业混合品牌管理模式,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品牌的快速崛起,并由此形成了“传统工艺,现代工厂,现代企业”运作下的“白酒帝国”版图雏形。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