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使善好酒业成为黄酒产能6万千升,白酒产能1万千升,产值达到10个亿,税收上亿,利润上亿的企业。”采访浙江善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善好时,一直惊叹于他系统的经营思路。从1998年入主善好酒业的前身———三门酿造总厂起,吴善好就相信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思路,“善好”黄酒才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现在的“后起之秀”。行业无差别思路定成败
从原来的橡胶行业转入当时并没有风声水起的黄酒行业,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解,但吴善好认为,“行业的好与坏不能如此简单地横向比较,成功与否主要是经营思路问题。如果做得好,那么对从业者来说就是好行业,反之,就是欠优势的行业。”由于当初买厂的思路及目标与别人不同,因此,在此之后对企业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
不少在对不同体制的企业进行对比后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民营企业往往不能摆脱家族式经营模式的桎梏。在解释这一问题时,他认为,相对其他体制而言,民营企业的机制相对比较灵活,而独资经营模式也决定了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设想以及具体实施步骤要有更为深远的考量。总结过往经验,不论是什么体制,只要企业的制度、相关政策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就不失为可取之举,相反的,如果不适合,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制度、政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的教条主义,没有实践意义,并且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在经营过程中,和许多企业领导者一样,吴善好始终把质量把关放在第一位。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黄酒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然而黄酒行业整体实力还不能与其他酒种相比,尤其是在企业生产技术设备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质量,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没有好的质量就无法吸引消费者,这对任何产品、任何行业来说都是一样的。准确定位做强做大
在明确了企业制度化管理之后,要逐步明确企业的定位、产品的定位。在黄酒行业一片利好的形势下,吴善好在浙江和上海设立销售分公司作为其产品销售的市场战略重阵。“如今长三角地区是黄酒消费主要区域,而上海又是其中最大的市场,因此,能在上海占据一席之地对品牌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善好品牌以海派文化为主打文化诉求的定位下,依照贴近性原则,上海的战略要地地位就显得尤为明显。
吴善好认为,在选择如何进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产品的推广路线,或餐饮,或商超,或流通,亦或是多种渠道间相运作,起到相互促进、辅助的作用。近两年,通过积极运作,他们的产品已经在上海等地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并且到了黄酒旺季尤其是春节来临之际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销售量不断攀升。
另外,在产品定位上,他认为,对产品的合理定价十分重要。目前,黄酒的价格较以往有了相当的增大幅度,不少企业也纷纷以中高档产品为主打。在对其产品的定价过程中,他们把低档产品砍去,使最低产品的价格在6块钱左右,而此举不仅明确了企业品牌的定位,同时也让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获得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对人才的重视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吴善好说,在质量把关上,技术人才的应用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可以提高产能,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能够更好地对产品进行把关。企业应当重视人才,尤其是在黄酒行业内更是需要新鲜的血液补充到黄酒技术的研究上。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田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