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召开的公安部相关会议传出消息,公安部决定将原定于10月15日结束的整治酒后驾驶专项行动延续至12月底,并要确保打击酒驾工作成为常态。
可以预见,打击酒驾工作不仅会常态化,而且必将持续“重典”整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白酒的销售造成了影响。如何在白酒旺季迎接挑战,积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禁止酒后驾驶,并不代表人们不再喝酒。笔者认为,白酒企业以及餐饮终端不应无所适从,追求营销创新就是应对酒驾管制的王者之道。
白酒销售渠道主要分为团购、餐饮酒店和商超三大销售终端渠道。但试问,团购时有谁会顾及酒驾管制而影响采购决策?消费者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笔者认为酒驾管制对团购的影响不是很大。
与团购不同,商超渠道受酒驾管制的影响要大一些。但是,商超渠道中也有不同的采购需求。对高端酒而言,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或是政务商务场所用酒,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很少会顾及酒驾管制。作为大众消费的中低档酒,可能所受到的影响更大。
另外,酒后驾车重罚的措施,抑制了有车一族消费白酒的需求,一些以白酒为主要赢利点的餐饮业所受影响较大。因此,餐饮终端也应该在促销手段上动脑筋、作文章。
比如,今年,四川绵阳某品牌白酒的外包盒盖开启处,增加了一项新的开封设计,两行红色的提示语十分醒目。“绵阳公安交警温馨提示您:酒后请勿驾车!”暂且不论这一做法的营销效果如何,起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此外企业以及餐饮业还可把营销工作做精做细,诸如将提供代驾折扣券、促销礼品指名赠予代驾者等等。
在不少欧盟国家,每当聚会饮酒时,人们都会指定一人当“鲍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勃”:这个人在聚会期间不能喝酒,并负责在聚会结束后将喝了酒的朋友一一安全送回家中。自2001年起,欧盟开始在各成员国推介开车不喝酒的“鲍勃”。如今,“鲍勃”已进入欧盟17个成员国。
近来,国内一些城市也兴起了付费的酒后代驾业务,但还不被人们普遍接受。酒类企业应当可以从中借鉴,通过各种形式,倡导文明健康的饮酒习惯和饮酒方式。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营销战略。行业协会也应当发挥职能作用,督促酒类企业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引导行业稳健发展。
总之,在餐饮酒店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团购、商超渠道商必然释放销量。所以,虽然严禁酒后驾车会导致白酒消费量的减少,但对大局的影响不大。企业通过营销创新,完全可以扭转“酒驾”管制导致的不利局面。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