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上市,不是解决企业问题的“万能钥匙”
来源: 《华夏酒报》  2009-11-30 08:41 作者:尹贵超
  融资上市,似乎一直被酒企业认为是其做强做大的不二法门,最近,往这条道上挤的企业越来越多了。

  近日,在酒行业,媒体曝光度最高的有两家企业:一是之前欲“借壳”通葡股份的浏阳河酒重新启动了上市计划,二是美国高盛集团成功签约宋河酒业,宋河酒业即将注入上海辅仁。尽管后者还未得到企业内部的明确回应,但高盛集团注资安徽口子集团,并积极推动其在海外上市却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了。

  再往前数,安徽双轮酒业引资深圳盈信创业投资公司,并喊出“5年内上市”的口号;连锁店规模已经超过400家,利润超过2亿元的金六福控股华致酒行也声称具备了上市的潜质,而华泽集团也意欲谋求旗下各板块分拆上市;被誉为川酒“第七朵金花”的丰谷酒也希望借创业板实现上市梦;再加上刚修成正果的“洋河股份”和在“上市”路上亦步亦趋的双沟酒业等等,这可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场面蔚为壮观。

  甚至于安徽某刚刚起步的白酒厂,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也提出了“3年内打造全国品牌,10年内上市”的宏伟大志。

  笔者以为,不少白酒企业俨然走入了一个企业上市是解决公司目前问题的“万能钥匙”的误区。

  的确,企业上市能获得更多的低成本资金,进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世界知名大企业几乎都是通过上市融资,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规模的裂变,迅速跨入大型企业的行列。

  但有的企业只是把“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作为企业奋斗的最高境界,至于为什么上市?上市后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后果,如何应对?很多声嘶力竭喊“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去想过、去谋划过。

  如此多的企业热衷上市,其原因有两点:一是酒行业内历来不乏“复制”的套路,同质化的竞争也让更多的企业筋疲力尽,所以,一些通过上市路径在资本市场上渐入佳境的优势白酒企业自然成为其他企业“复制”的典型;二是资本市场高额的资本回报率的诱惑。事实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告诫的不仅仅是广大的股民,也是占据资本市场主体地位的众多企业。

  除了上市的风险之外,企业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还要去“打点”种种苛刻条件,一个现状是目前的股票市场纵然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一级市场也好、二级市场也罢,本来是市场说了算,但问题是在目前发行体制下,企业要拿到一张IPO入场券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必须的”。

  更何况,还有的企业是在遇到发展瓶颈——管理体制落后、市场管理不善、营销模式老套下转而求助于“融资上市”。 这种临时抱佛脚进军资本市场的做法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风险。这好比一个人患了感冒后下水,总以为游泳可以强身健体,让身体尽快康复。与其在水中无休止的挣扎,还不如尽早抽身回到岸边,休养生息。

  上市,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对于酒类企业来说,要积累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准备才能上市。正如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俊林所言:“郎酒不是不具备上市资格,但这样会因为利润不高而只能在股市上融资十几亿元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只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后,上市才显得顺理成章。”

  所以,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企业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提早从体制、产权、经营管理着手,做好与资本市场接轨的准备,那时,上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