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你遇到一位有特异功能的人,他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时候,都能够依据太阳和星星说出正确的日期和时间。这个人一定是一位令人惊异的报时者,我们很可能因为他的报时能力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报时,转而制造了一个永远可以报时、甚至在他百年之后仍然能报时的时钟,岂不是更令人赞叹不已吗?”
在《基业长青》中,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把“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或身为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袖”比作“报时”;把“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经历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比作是“造钟”。
实际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考量的,也正是“报时”与“造钟”的境界差别。
管理说到底是“驭人”的作为,而“驭人”的至高境界其实就是“育人”,也就是所谓的“造钟”。而这种“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育人”的本质,则在于对于个体价值的尊重。
安捷伦倡导“以人为本”,摩托罗拉强调“肯定个人尊严”,联邦快递每年两次进行“员工关系指数”调查……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企业都认识到:只有对员工的尊重才能换来员工的敬业。事实上,职业规划、培训、报酬、福利等等一切的人力资源操作都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即企业是如何看待员工,如何看待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基于这个基本假设,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CISCO管理层把看得见风景的窗口让给普通员工?为什么PPG不再要求员工打卡?为什么波特曼的总经理上任第一天就去清理员工餐厅?
如果说对“管理”这门学问找一个最通俗的解释,其实就是促使人把事情办好。那么如何让人把事情做好?一是在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二是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
刚刚获得2009年度青岛首席技师荣誉的青啤员工于江虹,在获奖感言中反复说道这么一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其实,这是一种可贵的“反哺”精神,更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开始。
企业给了个体实现价值的渠道和平台,个人的价值也放大了企业的价值;在放大了价值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又“反哺”了社会,而社会进步的最终受益者则又是个人。
令人欣慰的是,像青岛啤酒这样在传承和变革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中国本土企业,他们的分享,也彰显了部分优秀本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提升,创造了适合国情又极具个性的管理经验。在这些优秀企业中,人力资源显然已经走上战略前沿,同时也从侧面揭示这些企业之所以优秀的奥秘。
说到底,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黑猫还是白猫,一个规律是——被同行敬畏被社会尊重的企业,必然信守以人为本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