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第八届)中国啤酒原料市场分析研讨会上,某啤酒企业负责人针对国产啤麦现状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我们公司,目前国产麦芽和进口麦芽的使用量各为50%,并不是不想支持国货,只是本身利润很薄,在原料方面,我们只能选择价格更低一些的。如果让啤酒企业站出来支持国货,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支持国产啤麦,真是“力不从心“吗?
中国啤酒已经连续8年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按理说,啤酒行业的迅猛发展,应该带动麦芽产业更好的发展。然而,当前麦芽行业却是危机四伏。作为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制麦行业,近年来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问题,而是事关整个中国啤酒产业走向的大问题,应该引起相关利益方的高度重视。
啤酒生产企业以自身利润较低所表现出来的使用国产麦芽的为难情绪,其实反映出来的是我国啤酒产业链上各方协作不足,产业安全责任感不强,长远发展规划欠缺。
啤酒企业口口声声称利润低,言外之意就是要从压缩生产成本上找利润,而将压低原料价格作为一个重要“减压”方式。
我国啤酒行业千升啤酒利润均值仅在100元左右,从近年来啤酒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难看出,我国啤酒企业间的价格战、终端战、渠道战等方面所付出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成本分摊到啤酒产品上所导致的企业利润较低才是主要根源。
因此,企业要改变盈利能力,不能单纯强调啤麦价格,而要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营销方式,提升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企业和品牌核心竞争能力,摈弃低层次竞争手段,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上下功夫,进而降低营销成本,获取合理利润。
笔者以为,“力不从心”只是一种不愿承担责任的说辞而已,“大麦、麦芽、啤酒这三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互相依存的唇齿关系。任何一方利益的实现,都需要另外两方给予扶持,从而产生良性循环。”这才是中国啤酒及相关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之正道。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