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月22日刊登一封读者来信,建议通过立法遏制食物浪费。信中说,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严重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我国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一直以来,通过广泛宣传,老百姓的印象里是我国粮食完全自给自足,进口一些粮食只是为了调剂品种。不久前,有关部门发言人对外发表谈话还是这种“口径”。倘若事情真的正在发生变化,或即使不是世界上最大而是第二大的粮食进口国,我们也必须居安思危。粮食是基础,基础不稳,地动山摇。
全球正在关注新一轮的粮食危机是否已经开始上演。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表示,全球粮食价格今年1月超过了2008年时的最高值,达到了近20年的最高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受新一轮粮食价格上涨影响最为明显的是亚洲。中国眼下持续的旱情已经让全国八省的农业收成遭遇严峻考验。除中国外,俄罗斯、乌克兰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面临同样的粮食减产难题。
在进口粮食世界第一和全球面临粮食危机、国内粮价走高的背景下,国家统计局居然把食品权重从CPI统计中降了下来,这极有可能误导我们对粮食问题保持应有的警醒。统计是统计,数字是数字,事实既不是统计也不是数字,更不是游戏和儿戏。放在上面所说的全球性大背景下,我们再看春节前后国内高档白酒茅台、五粮液等价格一路上扬,结论显然是利大于弊。
白酒是粮食酿造的。白酒酿造越多,消耗粮食越多。人可以不喝白酒,却不能不吃粮食。当白酒与人争粮时,解决的办法一种是由政府“看得见的手”来限制生产、限制购买,另一种是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来提高酒价,减少喝白酒的人数或消费量。因此,在所有上涨的物价中,我以为最应当上涨,且涨得还不够高、不够快的就是白酒,尤其是所谓高档白酒。同理,在所有税收中,我以为最应当大收、特收的就是白酒税和烟草税,且收得越高越快越好。对媒体炒作高档白酒涨价,我一向不以为然。我很怀疑这些人是和某些酒厂搞“媒酒共建”。搞“共建”哪里不能搞,非跑到酒厂里搞去?
2月20日,《参考消息》刊登一则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各国居民酒精消费量报告显示,世界上酗酒最厉害的国家是摩尔多瓦(人均每年饮酒18.22升,几乎是全球平均指标6.1升的3倍),其次为捷克,第三是匈牙利,俄罗斯占第四位(人均喝酒15.76升)。登上最能喝酒国家排行榜的还有乌克兰、爱沙尼亚、安道尔、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白俄罗斯和英国。消息转发自俄罗斯媒体,因此未提中国排第几位,我为我们国家未进前10名感到由衷的庆幸。虽然我们整体未进前10名,但如果单项统计公务员、企事业领导酒精消费量,特别是公款消费,而且是公款消费高档白酒,也许我们可以坐在世界第一的头把交椅。我国政府应当对公务员、军人、警察等负有公务、国家安全、公共安全职责的人群喝白酒时间和宴请白酒立法限制,一是避免误事,二是减轻纳税人负担,三是国家形象,四是这些人的身体健康。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