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食品安全的残酷现实直逼人们的心理底线。在经历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之伤后,2009年“问题奶粉”又死灰复燃,2010年海南毒豇豆席卷全国,2011年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生姜……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对白酒行业来说,我们既不缺乏法律,上有《食品安全法》,下有《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也不缺乏监管部门,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各地各部门均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是,白酒行业在实际工作或基层一线的监管状况如何呢?
从生产环节看,广大骨干企业、正规企业对于产品质量始终高度重视。近些年来,酒类企业纷纷升级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来的生产环节向原料供应、物流运输、销售终端等环节延伸,力图将任何一点安全隐患消灭于未然。情况真的这么乐观吗?国内某名牌白酒号称有机食品,但对中国农业生产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我们的源头控制存在许多问题,与西方葡萄酒生产中对原料的控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白酒行业准入的门槛比较低,受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思想所支配,很多小酒厂应运而生。以贵州仁怀为例,当地有白酒生产正规企业和作坊600多户,其中,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白酒生产经营企业208户,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白酒企业仅141户。点多面广,多方利益牵扯其中,这就难免让一些小企业、小作坊事实上游离于监管之外。打个比方,商品质量是否合格,法定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是最值得消费者信赖的法定证明文件,但是,一些中小型白酒企业采取“剪刀+浆糊”或图片PS等方式,炮制检验报告应付经销商或消费者,这在行业内并非什么秘密。
此外,散装白酒遍布全国城乡各地,很受低收入消费者青睐。而散装白酒的安全隐患,也是显而易见。酒精勾兑、违规使用食品添加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剂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主产区来说,散装白酒是“小头”,无足轻重;对流通区来说,散装白酒是“硬骨头”,费力不讨好,懒得管、没人管。更令人感到没有把握的,还有那些充斥全国市场的“擦边球”产品,事实上完全脱离了监管。过去发生过种种,现在还在发生……
从流通环节看,2005年就启动的酒类流通管理,各地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即使是假酒,一般也不是工业酒精勾兑的,绝对不会喝死人……”曾有白酒业内人士如是说。
乍一听,的确如此,白酒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食品安全和流程控制上的历史基础是比较牢固的。细一分析,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种思想松懈的状况,不只是认识不够的问题。
相比思想松懈,监管流于形式则更为可怕。2006年5月起,白酒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工业产品,必须加贴质量安全标志QS标。目前国内有3万多家白酒生产企业,仅有不足9000家企业获得了QS认证。对白酒主产区来说,白酒企业是财税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名酒企业,地方职能监管乏力甚至不敢管;对地方规模以上企业,地方保护加人情也使得执法不力;对小企业小作坊来说,你来我走,你走我产,并不是“传说”。
无监管,馒头才敢染色;监管不力,牛肉膏才会横行市场;掉以轻心,白酒行业也可能会重蹈覆辙。因此,对白酒质量安全苛刻些,真的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