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中国酒企争相傍“国”字是一种不自信
来源: 金黔在线  2011-09-24 13:51 作者:

  自古国人善酿善饮,积淀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然而,把酒和“国”字硬拉扯在一起,却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背景下才有的时髦事。

  国窖酒、国藏酒、国饮酒、国秘酒、国宴酒、国公酒、国台酒、中国酒宗等等铺天盖地。似乎一旦拥有“国”字招牌,便犹如黄袍加身,高贵无比,身价陡增。

  这阵势有点像抢坐椅子游戏:数人围着几把椅子转圈跑,能率先抢坐到椅子者为胜。人多椅子就那么几把,谁一屁股抢到谁运气好,而没抢到的也多不服气,硬要挂半边屁股在椅子上,以示椅子也有他的份。眼瞧着“国酒”早已名花有主,就来个“第一国宴用酒”、“最早国酒”、“国酒之源”等诸如此类。

  酒企业们无不声称自己是中国酒文化的杰出代表,都肩负着弘扬中国酒文化的神圣使命。而谁都明白,“国”字不外乎是企业文化营销中最有蛊惑力的面具,能有效提升品牌形象,最终帮助企业在市场上攻城掠池,抢占地盘,收囊银子。

  如今自封“国”字号的酒虽多,但消费者大多不太买账,都心知肚明多数名不副实,权当企业市场营销手段,自言自语罢了。啥产品能配“国”字,至今也没个明确的法律依据,顶多是规定工商注册要严加限制,所以百姓也不必较真。而酒企业也大可不必刻意自我标榜,消费者和市场自然是杆秤,即便刨根寻祖,挖掘伟人先贤和自己的产品某种关联的故事,也难走出这个铁律。

  中国酿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当今全国成千上万白酒企业,许多都传承着中国古老的酿造工艺,多数都能酿造出优质的酒品。知名酒企业更是哪家没有深厚底蕴和令人骄傲的家史?!

  宽容点看,作为中国的企业,谁都可享用“国”字,就像我等一介平民不是也无可争议的享有“国人”的名号吗。国家级重大礼仪上用过的东西老了去了,在渗透中华五千年酒香的文明史中,值得赞赏肯定的传统、典故和遗存也远不是十样百样,这些东西以及与这些东西关联的东西都非要弄个“国”字招牌,岂不就像“国人”一样满大街都是。

  其实,企业傍“国”和女人傍款异曲同工,都是在企望借一强势外力来使自己形象瞬间强大,让人刮目相看。

  我以为,企业集体傍“国”心态的本质是不自信,抑或还是取巧。很少听说国外知名企业刻意傍国以壮声势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走出国门、影响世界。我更愿意把这一现象理解为一种自信和成熟。

  当然了,诉说“革命家史”无可厚非,每一家中国合法酒企的历史和传统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正是这些“家史”才使中国酒文化彰显得如此内涵厚重,深邃迷人。

  产品是不是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水平,有无“国”字符号我看并不是关键,“光荣家史”也只代表过去。企业的公众形象、产品的市场地位不取决于自封个啥号,而关键在于恒久的高品质,在于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说白了,谁在心里封你这个“国”字?谁又在心里认你这个“国”字?唯有海内外的消费者!

  中国酒企们无需把大量精力和心思用在刨祖坟上,祖坟那些事地球人都知道了。大家把心思花在抢“国”争宠上,相互眼红眼热地明枪暗箭内耗实在没劲,旁观者也颇为不屑。倒不如齐心协力共同做大做好中国的酒产业,努力让我的玫瑰愈加怒放,你的牡丹更是娇艳,他的茉莉越发优雅,众星拱月把中华酒产业的百花园培植得瑰丽多姿、香飘四海,让骄傲的拉菲、轩尼诗、马爹尼们也惭愧一把!

  中国酒业更需当下的努力!
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