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众多经营不善的葡萄园主等待中国老板拯救的时候,法国波尔多、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那帕等众多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地,同样有众多葡萄酒庄园的庄主,期待着中国资本的注入。
近两年来,中国资本收购外国酒庄的消息不断,即便你平常关注的是股市或者波澜迭起的欧债危机,并不看葡萄酒行业的新闻,也会在电影、电视中间接看到这类信息,例如,年初的热门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就植入了中国人收购法国酒庄的剧情。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持续低迷,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发生,使得很多海外资产价格非常低廉,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并购机遇。在这股并热潮中,不少中国企业借机出海,很多人认为这是海外“抄底”的良机,是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黄金期,汽车、能源、家电等行业如此,葡萄酒行业也同样如此。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达565亿美元,2011年10月共完成了11起海外并购案例,披露金额超过3.83亿美元。预计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将达1000亿美元。这些数字看起来似乎颇有扬眉吐气、振奋人心之意,但仔细思量后,其背后隐约透露出令人不安的躁动气息,因为我们并购来的不仅仅是资产,还有风险、人员以及文化的差异。
事实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并不顺利。例如,TCL和联想都因对并购对象的整合不利,陷入国际化的困途中。尽管中国资本并购国外酒庄的典型成功或者失败案例目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前还未见报端,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些注入了中国资本的外国酒庄的生存状态大多是不温不火。
别人手中的“香饽饽”,未必就是我们喜爱的大餐,很有可能成为“烫手山芋”。更何况,被并购的企业大多在本国经营不善、难以为继,中国资本不可能总是妙手回春,更不可能充当救世主。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