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两面,一面物质,一面精神。无论在哪个国家,酒都不单纯是为了满足味蕾而存在的,而被更多地赋予了精神的内涵。某种意义上说,酒的精神属性早已超越了物质属性。
纵观世界上众多国家,酒对于诠释国家精神都意义非凡。比如葡萄酒之于法国的优雅浪漫,伏特加之于俄罗斯的豪迈奔放。
白酒之于中国也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白酒曾被上升到“战略物质”的高度。首届全国评酒会正是在一种“国家战略需要”的大背景下启动的。1956年,周恩来总理组织制订的《1956~1967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中,内容之一就是“兑制白酒”,泸州老窖大曲和茅台的酿造工艺被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这是与原子弹、氢弹和火箭并列在一个纲要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时至当下,中国名酒肩负的历史使命仍未放松。当我们因为汽车制造而熟知了德国人的严谨;因为钟表工艺的精湛而深刻体会到了瑞士人的守时和自律时,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国家纷纷以品牌文化输出国家精神时,中国将以什么来书写自己的精神?被称为“国粹行业”的白酒产业,能否担此重任?
在首届全国评酒会60周年之际,《华夏酒报》重磅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四大名酒荣耀60》(开篇之作详见本期15版~34版)。系列报道将历时三个月、跨越十省市、行程数千里,或许也正是一次追问之旅:荣耀了60年的中国名酒,能否代言中国精神?
当我们看到茅台把白酒产业从“有害健康论”的危机之中解救出来,力排众议倡导推广“健康白酒论”,担当起“打造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重任;汾酒力推回归和重建中国酒业核心价值,扛起“中国酒魂”的大旗;泸州老窖坚守“酿酒技艺优秀传人制度”,为“国学文化”复兴而鼓与呼;西凤选择凤凰涅槃,为重回一线名酒阵营而励精图治……我们内心的追问得到了回答。这些在名酒身上体现出的尊重传统、敢于创新而又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正是对中国精神的一种诠释么?
在当前国家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环境下,中国名酒作为一种可以在精神上跨越国界的文化载体,更有必要得到彰显,为向世人展现中国精神而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华夏酒报》推出的这次大型系列报道,又有了另一个重要的使命——“追寻国之酒魂,张扬民族精神”。
追寻是为了总结过去,而张扬是为了书写未来。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中国名酒曾在历史的选择下走过了60年的荣耀岁月,未来,如何用名酒精神进一步演绎中国精神,不仅是名酒企业的思考,也是时代对中国名酒新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