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酒第七大消费国和第五大生产国。尽管如此,中国葡萄酒界仍无法就Chardonnay和St-Emillion的中文译法达成一致。
常驻北京的葡萄酒讲师赵凤仪与6位中国酿酒专家出席在新西兰举办的一个会议时,他们本该讨论的是新西兰葡萄酒的特点,却就如何将“Merlot”正确翻译成中文争论起来,并分成了不同“派别”。
在英国出生的赵凤仪说,大家为这个单词的正确译法争论了20分钟。若要再说到Sauvignon blanc,可能会再争论个把小时。赵凤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仪拥有英国剑桥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致力于葡萄酒与烈酒基金会教材的中文翻译工作,该基金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葡萄酒教育机构之一。
中国各地散落着数千个小型葡萄酒进口商。一个进口商可能用某种葡萄酒译法注册了商标,另外一个进口酒商就不得不使用同样一种葡萄酒的另一种译法来进行商标注册。现在没有一个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葡萄酒生产商或进口商能强大到统一所有中文译法。
《Decanter》杂志网络总编John Abbott说:“中国没有正式的葡萄酒词典,我们的策略是首先告诉大家这是Cabernet Sauvignon,然后给出我们对此的中文名称,尽管你们可能听过它的其它译法。我们正努力让大家在这方面达成共识。”
在涉及酒庄名称方面,这种分歧可能会十分明显。佳士得拍卖行曾试图统一波尔多顶级酒庄的中文译名,发布了一张海报,其中给每家酒庄都列出了中文译名。酒庄总计有62家,均为该地享有盛誉(也最昂贵)的葡萄酒生产商。但酒庄本身却对佳士得的这一做法表示排斥,呼吁抵制这张海报,并说对佳士得的译名并不认可。
佳士得中国区名酒部主管谭业明说,很多用来描述葡萄酒的西方水果,如覆盆子、黑加仑和蔓越莓等,在亚洲并不常见,而且大多数饮酒者对这些水果基本都不怎么了解。如果我对一个中国人讲,这个黑品乐有醋栗(gooseberry)的味道,他肯定是不知所云。谭业明还说,他的团队已不再翻译有关葡萄酒的品鉴记录。这些记录由佳士得葡萄酒专家在伦敦和纽约撰写,其中会不断提到产自他们故乡的水果和花卉。
在放弃使用描述葡萄酒风味的传统词汇后,谭业明开始用传统中草药“当归”等词来形容50年以上波尔多葡萄酒那种朴实的香气,或用中国人煲汤时常使用的食材“干枣”来形容年份没那么久的波尔多葡萄酒。“梅干菜”和“荔枝”现在也是品鉴记录中经常出现的词。谭业明说,这一努力谈不上有创造性,而是一种很务实的需要,不过也有一些口味特征没法界定或翻译。
赵凤仪说,“有时,普通超市是我了解中国人味蕾的风水宝地。每次出来一种新的果汁或酸奶风味,我都要谢天谢地一番,因为对中国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有了一种新参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