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白酒不明不白?央视误导公众
来源: 《华夏酒报》  2013-05-06 09:42 作者:晋育锋
     任何成品白酒都必须勾兑,勾兑只是白酒酿造生产中“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之一。“勾兑”被误读源于1998年山西毒酒案和1999年一些媒体对新工艺白酒的误解。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结合法都是国家允许的白酒生产方法,国家规定没有对白酒中的香精香料作出标注要求。

     日前,在看央视焦点访谈《不明不白的白酒》的报道时,笔者一直在思考:央视到底想说什么?勾兑酒和粮食酒的区别?能否添加食用酒精和香精香料?无法检测敢不敢喝?塑化剂链条延伸到香精香料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央视在报道中对勾兑酒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始终没有说清楚,没有采访国家质检总局、中酒协或中食协等权威部门,以偏概全,直接误导公众;第二,添加香精香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同样没有采访主管部门。

     究竟什么是“勾兑”?所有的消费者,喝到的任何成品白酒,都是勾兑过的。所谓“勾兑”,是白酒酿造生产中“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之一。

     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白酒,无论何种香型,从酒甑(俗称蒸锅)中蒸馏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85度之间。这种原酒或基酒,是无法直接饮用的。

     怎么才能调制成口感适合、度数适合的成品酒,让消费者便于饮用?唯一的做法就是“降度”。

     那么,从70度以上的原酒,降到我们日常所见的52度、46度、39度等等成品酒,这个过程就叫“勾兑”(在白酒厂家一般叫勾调,勾调中心是厂家必须的技术部门之一)。

     为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什么勾兑被公众如此误读?

  事情源于1998年~1999年之间两件事情的前后联系,被媒体和公众泛化联想了,至今“勾兑”一词被媒体和公众已经整整误读14年。

     前一件事,是1998年春节期间发生在山西文水县的特大毒酒案,不法商贩用甲醇兑水制成的散装白酒导致27人死亡。此事经时任中央领导批示后,全国各大媒体跟进报道,初步形成了公众对“勾兑”的认知。

     后一件事,是1999年的一次新工艺白酒研讨会上,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在会上指出,目前采用食用酒精生产的新工艺白酒达到70%。但该观点被媒体误读,次日国家级权威媒体报道“目前我国70%的白酒系勾兑”,当时即引起轩然大波。这导致很多人将两件事联想到一起,由此形成了“勾兑酒”等于假酒或劣质酒,不敢喝、不能喝的广泛认知。

     后来沈老曾多次指出原始观点被媒体误读了,但始终没有扭转这一认知基础。

     什么是新工艺白酒?所谓新工艺白酒,即用高纯度食用酒精、优质水和酒醅(酒糟),通过直接勾兑、串香蒸馏或浸香蒸馏等三种工艺生产出的白酒。

     与传统白酒相比,新工艺白酒一是比纯粮固态发酵法的固态法白酒节省酿酒用粮;二是有效降低酒体中的甲醇和杂醇油含量;三是降低白酒中的高级脂肪酸含量;四是减少低度酒的浑浊;五是减少杂味和异味,让酒液更清澈。

     采用食用酒精勾兑的新工艺白酒,其主要原料食用酒精应符合国标GB10343-2002食用酒精标准要求,香精香料必须符合GB2760标准。

     对于前文中提及的央视报道中遗漏的问题,笔者再次解释:

     第一,“勾兑”一词没有任何褒贬之分,只是必须的工艺流程,仅此而已。

     第二,在国家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中,在“原料”中除了必须标注粮食种类和水之外,食品添加剂虽有要求,但在实践中未做强制执行。

     央视,如此误导为哪般?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