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乐观估计中,都避免不了一个热点的词汇,那就是城镇化。 在不少经济学家眼中,城镇化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一个更加广阔、却尚未被充分发掘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
如今正在继续积极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远不止人口迁移,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由“乡”到“城”的根本性转变。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政府加速二、三、四线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发展机会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人口将增加一倍,达到6亿人,城镇化率将达到60%。
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对投资导向起了作用,2012年各大型零售企业共开新店181家,其中60%在二线及以下城市。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7%。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农村消费者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起到更重要作用,并为生产商零售商创造一个约为5000亿美元的新兴消费市场。
尼尔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仍在上扬,消费意愿在提升。
尼尔森所做的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远远高出全球平均值和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评估全球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个人财务状况及就业预期。指数达到或超过100属于乐观,低于100为相对悲观。
提到城镇化,就有必要关注一下农村消费者。在2013年第2季度,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113点,仅低于一线城市消费者一个点。在之前的12个月,农村居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位居第一。
农村与城市的消费习惯截然不同。农村消费者的购物频率低,单次消费较高。他们的购物频率比城市消费者少20%,单次购物支出比城市消费者高1/3,每月支出约418元人民币,虽然总计低于城市消费者人民币1199元,但展示了农村消费者可挖掘的消费潜力。
近年来,很多企业把目光聚焦在城市中产的崛起上,却忽略了中国农村。许多企业认为,将目标受众锁定在城市崛起中的中产阶层是最重要的,而农村消费者受制于较低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相对较弱。
普遍观念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这些农村消费者最终将成为“城里人”,接触到已经植入城市生活的品牌。因而对企业而言,没有必要向农村市场进行品牌渗透。无可否认,中国的城市消费者将继续是品牌和产品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农村消费者的收入增长加速,忽略茁壮成长的中国农民阶层,对于品牌拥有者而言可能是一个代价巨大的失误。
总之,目前中国经济正从出口导向型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资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扩大农村内需是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企业而言,应深入研究农村消费者的新需求,适时推出扩大农村消费的新举措,才能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巨大潜力。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