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的大环境,面对市场容量向名优产品高度集中的大背景,数量诸多的地方白酒企业何去何从?三家村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的选择是,在优、精、特上下大工夫,求大成效。三家村三招出手赢得了满眼春色:中高档白酒占总产量的比例及产品优质率分别由30%、25%提高到80%,今年年初以来,单位产品利润率同比提高了18.4%,成功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上档升级。
“结构调整,从当前看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从当时看是被生存逼出来的选择。”昨日,三家村董事长柴保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家村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曾是我省五大白酒品牌之一。而全国像三家村这样的白酒企业有5万家之多,大部分主营中低档白酒产品。2007年,随着行业消费市场向名优产品的进一步集中,善于从宏观角度判断行业走势的柴保顺意识到,低档产品占七成的三家村,如果再坚持走低档产品之路,别说发展,生存都成问题。地方品牌要生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在优、精、特上下工夫。
做优白酒质量,首要的是确保原料均衡发酵。三家村技术质检部部长赵龙山说,北方白酒的发酵期一般在40天左右,为实现“丰产也丰收”的目标,三家村实行两轮底发酵工艺,并将产品发酵期延长到60天。在这一基础上,三家村回归传统酿酒工艺,采取纯手工的精细化拌料操作,提高发酵效果。此举的直接效果是原酒中的总酯含量大幅提高,优质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80%。与此同时,三家村把加浆用水由原来的冷水换成了85℃的热水,使产品口感变得更加醇厚。
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三家村全方位实施标准化管理,从原材料入厂到产成品出厂设置质量控制点12个,并先后修订了22项管理制度,重新改进了生产工艺,完善了操作规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目前,其白酒每公斤耗粮由原来的1.85公斤降低到1.45公斤,低于全国2公斤的平均标准。好酒还要好包装。三家村在做精包装、做特文化上下工夫,在外包装上进行设计创新,让消费者从直观上得到精神享受。在产品开发上,三家村在全国白酒行业率先进行了白酒包装方式的创新,推出了不锈钢酒壶二两装70度酒头、木头盒包装1958年份酒。对此,三家村销售公司经理宋晓龙说:“做特酒文化,就是让三家村成为有喝头、有说头的地产代表,成为代表覃怀地域文化和旅游城市的名片。”
近年来,三家村还通过加强产品结构调整,拥有了以三家村原味酒头、醉园春、焦作特曲为标志的三大系列40余种产品,实现了低端产品向中高档产品的过渡,高档酒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三家村品牌也因此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其吨产品价格也由过去的8000元提高到现在的5万元,甚至高达6万元。今年一季度,三家村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利税率同比提高13.2%,单位产品利润率同比提高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