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粮食精,酒是滚滚财,2010年是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开局之年,泸县兆雅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四”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行“打造泸州酒业大镇”的宏伟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加快发展,兆雅镇以贴心服务为酒类企业排忧解难,以优惠政策助酒类企业蓬勃兴旺。在“酒业强镇”的正确发展规划引导下,兆雅正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乡镇酒业的排头兵。
煮酒论发展
一是壮大规模不动摇。在稳定现有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二是发展品牌增价值;三是创新模式搞营销;四是大力招商强实力;五是优质服务强基础。对入驻、投资兆雅镇的企业实行全程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
——兆雅镇党委书记 熊杰
基础篇:因势利导 全镇发展酒业为先
兆雅镇位于泸州市中部,泸县东部,距泸州市区16公里,泸县县城33公里,重庆永川市6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总人口44180人。近年来,兆雅先后荣获四川省文化先进镇、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
作为泸县知名强镇,兆雅酿酒历史悠久,酒类生产行业发达,经过精心考证和科学规划,兆雅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作出重要决定:要将打造酒业、物流和建筑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全镇经济三大支柱。在这其中,尤其要将酒业作为镇域工业的支柱产业。当“泸酒”成为全国原产地保护品牌的时候,兆雅镇敏感地觉察到未来酒城的发展趋向,依靠泸州“酒业为先”的发展战略,以泸县酒类产业发展核心区为载体,提出坚持产业集群、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品牌、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酒类优势产业。
起步篇:特事特办 酒类企业蓬勃发展
兆雅镇虽然具有酒业生产优势,但是由于镇内酒厂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在与其他地方的酒类企业竞争时,并不能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如何引导酒类企业发展壮大,形成集群规模效应,不但在量上有大的突破,而且在质上有冲击市场的强劲冲力,是兆雅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苦苦思索的难题。
在多次实地调查和集体讨论之后,征求行内人士宝贵意见,兆雅镇立足镇情,提出“产业集群,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品牌”的发展思路,采取系列措施,力争使全镇酒类企业迈向发展快车道。
一是实行灵活的用地政策。抓好土地规划和修编,以“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全镇土地资源向酒类企业倾斜;二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引导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两年内培育税收上1000万元的企业1个,税收200万元左右的企业3个,税收100万元左右的企业3——5个。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对一批规模较小、潜力较大的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上予以扶持,激发其潜能,力争三年内每家企业纳税额超过50万元;三是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在酒类企业生产销售上实行“散酒销售、贴牌生产、自创品牌”三种生产经营模式,企业根据各自情况确定生产经营战略,实行资源互补;四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凡入驻、投资兆雅镇的企业和经营者,政府落实专人负责办理各种手续,特事特办,全程提供优质、完美服务。
通过以上强有力的措施,兆雅镇境内酒类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酒业强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大部分酒类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得到加强,酒类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经济也因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奋进篇:提升品牌 抱团出击竞争力强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政府企业共同努力下,兆雅镇的酒类企业在市场上闯出了名堂,慢慢开始说得起话了。但是,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企业都觉得,与兆雅镇酒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相比,这还远远不够。要再加一把火,再使一把劲,让兆雅镇的酒业冲破限于就近市场的瓶颈,在全国各地打出旗号,牢固占据优势品牌的阵地。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全镇酒类企业迈向发展快车道。
——提升酒企竞争力。2009年,兆雅镇党委、政府从企业内部着力,引导鸿安、贵庆、泸江、江泉等一批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重点企业进行厂房、设备、工艺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支持自主品牌企业泸江老窖、天之骄子创建知名品牌。
——龙头带动抱团出击。鸿安酒业是兆雅镇最大的基酒生产企业,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所生产的浓香型、酱香型白酒一直供不应求。2008年,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3亿元,创税900万元。2009年,兆雅镇12家基酒企业以鸿安酒业为龙头,吹响了发展的集结号。集群的结果是鸿安酒业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12月,鸿安酒业基酒产量突破1.9万吨,销售收入3.7亿元,税收达到1880万元。2010年元月份,鸿安酒业在兆雅镇古佛村新征地67亩,先期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培育品牌提升形象。在自主品牌上,兆雅镇拥有泸江、老交情、川酒仙、中华美酒、中华桥、禧事达等1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牌。2009年,泸江酒业推出极具泸县龙文化特色的品牌酒——泸江龙,产品远销广东、山东等地。位于兆雅新溪子长江边的天之骄子实业有限公司走品牌路线,注重白酒文化内涵,所推出的“中华美酒”、“中华桥”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比2008年净增9000万元,税收670万元,比2008年增加270万元。
——红粮基地建设保品质。本地小高粱与外地高粱相比,具有出酒率高、口感好等优势。为保证兆雅基酒品质,兆雅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古佛村建设了500亩高粱种植基地,并运用保护价收购的原则,引导全镇群众种植本地小高粱,最大限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荣誉篇:美誉加身 争相酝酿酒业奇葩
泸州鸿安酒业有限公司:泸州酒类行业重点生产企业,泸县酒类生产企业龙头,现有职工600余名,包括酿酒高工、工程师、国家级评委、省市评委、经济师、会计师在内的工程技术人员125名,资产总额近亿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是全国既能生产浓香型酒,有能生产酱香型酒的企业之一。鸿安酒业有限公司酿酒历史悠久,秉承老窖传统工艺,以当地生产的糯高粱、糯米、大米、玉米等为主要原料,续槽润粮,泥窖固态发酵,跑窖分层堆槽,混蒸混烧分段摘酒,分级存储,所酿出的浓香型白酒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现在公司新增加了天池酒厂、泸旭酒厂、圣元酒厂、贵族酒厂等多个生产分分厂(车间),现优质窖池已达2000余口,酿制的酱香型白酒、多粮泸型酒能力可达一万余吨,年销量七千余吨。企业连续六年被泸州市、泸县人民政府及各级单位评为“创业先锋”先进单位、纳税大户、2008年中国绿色生态白酒时代最具影响力原酒品牌、原酒销售十强企业、泸州酒类行业小巨人企业、泸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四川天之娇子实业有限公司:年产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调味基酒近两万吨,6200T储酒设备,每年6万吨白酒、保健酒包装能力;同时具有中药保健品生产和深加工能力;拥有5、25、30、32、33、34、44度等类别的中华、中华美酒、中华桥等60多个注册商标。公司生产的浓香型、酱香型、兼香型白酒畅销国内外,是泸州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中华美”和“中华桥”两个国内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及泸州市知名商标4个,是泸州市白酒小巨人,泸州、泸县纳税先进单位,C标认证全国计量免检产品,连续14年获得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泸州江泉酒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2.8亩,高级技术人员6人,拥有职工68人,老窖池38口,化验设备及生产包装流水线,年生产调味酒200余吨,新型白酒3000余吨,库存散酒3000余吨,年销售3000余吨,完成税收200余万元,册品牌系列酒:一方山水牌、超越牌、泸龟牌、海峰牌。历年被评为市县先进企业、纳税大户,省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泸州贵庆酒厂:专门从事优质浓香型基础酒、调味酒生产,其产品具有窖香浓郁、诸味协调等独特风格,年生产能力2000余吨,现有库存8—15的陈酒200余吨;15—20年陈酒130余吨;拥有一年窖期翻沙调味酒80余吨;双轮底和其他调味酒100余吨。注册商标有:红福贵庆、金炮、雅仙吟、醉汉坡39度、52度浓香型系列酒。贵庆酒厂先后被泸县人民政府评为非公有制先进企业和十佳企业、纳税先进单位、四川省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中国(四川)优质白酒重点企业等。
泸州国宾泉老窖酒厂:占地40余亩,拥有窖池240余口,员工80余人,两条现代化罐装线。主要生产各种浓香型、酱香型基础酒、调味酒。注册商标为洞宝,下属品牌有“世纪金樽”系列、“洞宝老窖”系列,主要销往河南、河北、安徽、甘肃和江苏等地。
泸州市泸江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白酒研制、开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白酒企业,是泸州市龙头骨干企业。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其中能够工程技术人员80余人,拥有500多口窖池的酿酒基地和原酒储存能力达一万吨的不锈钢酒罐,并配备了两条每天可以包装15000余件的全自动生产罐装线。公司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是泸州市和泸县的先进企业、优秀私营企业和纳税先进企业。
此外,兆雅镇还有一大批酿酒企业如东升酒厂、拳友酒厂等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展望篇:创新不断 壮大规模多元发展
2006年,兆雅镇全镇酒类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产量2万吨,销售收入1.7亿元,利润总额2300万元,入库税金1018万元;但是到了2009年,全镇实现白酒产量4.8万吨,销售收入7.8亿元,完成利税1亿元,拥有“中华桥”、“中华美酒”两个全国驰名商标,是名符其实的酒业大镇。
2010年是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开局之年,在巨大的光环和成就面前,兆雅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他们的目标,是争取成为泸州市酒业第一大镇。兆雅镇清醒地认识到,全镇酒类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还远远不够。未来几年,兆雅将紧紧围绕“泸酒”是全国原产地保护品牌的机遇,依靠泸州“酒业为先”的发展战略,以泸县酒类产业发展核心基地为载体,按照泸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和泸县酒类产业规划,坚持产业集群、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品牌、多元发展,走“以集中为主,集中为分散相结合”的路子。
兆雅镇制定新时期酒业发展多个措施:土地政策。凡到集镇规划区内征用土地办企业的,根据企业的投资、用地和税收情况确定土地价格;全程服务。企业入驻以后,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代办全部手续,不收取代办产生的费用;金融扶持。企业在建设期内可享受国家的相关贷款扶持政策,政府积极协助其做好融资工作;税收优惠。企业从投产之日起,政府按企业对镇域经济的贡献给予奖励。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协助解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1月,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在泸州启动,为兆雅酒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酒业名镇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酒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并制定了打造销售收入10亿元酒业名镇的政策措施;一是壮大规模不动摇。在稳定现有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大力支持中华美酒、鸿安、贵庆酒厂等实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发展品牌增价值。针对兆雅酒业处于产业链前端、附加值低等特点,积极支持鸿安、永泰等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价植;三是创新模式搞营销。强化先进营销理念宣传,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创新兆雅酒业发展和营销模式,推进酒类资源和市场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四是大力招商强实力。充分发挥酒业名镇优势和影响力,大力吸引全国酒类企业向兆雅镇集中,增强酒业发展的可持续力;五是优质服务强基础。对入驻、投资兆雅的酒类企业,实行全程代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使投资者真正享受“翘脚老板”的待遇。
兆雅镇的宏伟目标,是通过上述措施,力争在2010年,全镇酒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完成利税1.3亿元,实现酒业大镇向酒业强镇的转变。
2010年,兆雅镇携着满身的“酒”香,大步起航,向着酒业强镇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