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黄酒 > 正文
黄酒:革故鼎新不忘守望传统
来源: 《华夏酒报》  2015-07-27 09:13 作者:许坤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黄酒往往传统、保守有余,创新、活力不足。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厚重的黄酒形象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共鸣,时尚活力的新派黄酒则是新生代消费者追逐的对象。

  不过,传统与创新并不是割裂的,传统不是创新的禁区,而是蕴含着无限创意与灵感的宝藏。事实上,越传统、越经典,越传统、越活力。五月份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向人们展示了八位工匠数十年如一日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技艺的传承与钻研,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部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让公众重新认识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感受到匠心文化的魅力。

  对于黄酒而言,行业内既有传承千年的酿造工艺,又有追求极致的匠心师傅,更有与时俱进的文化脉络,在路上的国粹黄酒一方面守望着传统文化,一方面则在不断革故鼎新。

  历史:讲述千年传承的故事

  相比于新潮的啤酒,黄酒有着2500年的传承史。《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醽醁”两字,其词意解释为中国古代美酒,说的就是中国黄酒。

  《华夏酒报》记者查阅相关史料发现,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晋武帝司马炎平吴统一中国,存醽醁于太庙。一代明君唐太宗赐酒魏征丞相欣然赋诗:“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年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将黄酒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见黄酒在华夏文明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性。

  黄酒更是有“国粹”之称,一是黄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二是黄酒的酿造技术独一无二,黄酒是世界三大酿造酒之一,它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将淀粉糖化供给酵母营养,由酵母发酵成酒,这被称为“双边发酵”,不同于啤酒和葡萄酒的单边发酵;三是黄酒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江南大学研究发现黄酒中含Y-氨基酸,它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提高记忆力、增强大脑功能的作用。在古代,黄酒是医治众多疾病的药引子;四是黄酒的文化积淀堪称世界第一,几千年来黄酒文化涉及历史、文学、医药、戏剧、书法、绘画、民俗、武术等许多领域,有关黄酒的诗词歌赋数以万计。

  时至今日,黄酒的冬酿、封坛已然是中华民族酒文化中一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种最古老、最地道的传统习俗。在古代,一朝封存在坛中的不单单是酒,还有四季的冷暖。对于封坛人而言,封坛往往寓意着新生命的诞生。在浙江绍兴的民间,一直有逢生儿育女时,封上几坛原酒好好保存,等儿女成家立业时打开庆贺的传统。但是时过境迁,黄酒的封坛只存在于生产加工中,其文化一度萎缩,相比过去已罕为人所重视。

  近年来,随着众多传统技艺、历史文化因无人传承、记载而消失或被遗忘,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消费者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古老的东方文明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外机构开始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传承千年的黄酒产业,黄酒文化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演进,对研究华夏文化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如何将千年传承的历史文化梳理出来,向消费者讲好黄酒的故事尤为重要。

  《华夏酒报》记者曾在浙江绍兴的中国黄酒博物馆采访时碰到前来参观的山东旅游团。不少旅游团成员看到了黄酒千年的历史传承之后感叹:“在黄酒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我们看到了华夏文明独特的魅力,更对传承千年的酿造技艺感到骄傲和自豪。”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进行产品包装创新的同时,黄酒企业依然在充分挖掘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向消费者展现黄酒朴实无华、纯粹淡然的文化特点。正如一位酒类专家所言,黄酒的发展就是要在继承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为消费者讲述传承千年的故事。

  工艺:匠心酿造国粹黄酒

  在《大国工匠》纪录片中,八位工匠用“8双劳动的双手”在数十年中练就极致“武功”。在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之一是“和美”纯银丝巾果盘。在只有0.6毫米厚的银片上,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最终成就。

  有评论说这些大国工匠靠着技艺的传承与钻研,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再来看黄酒的酿造,酿酒技师同样是用双手在酿造国粹黄酒。从原料的处理到酒糟的发酵,再到封坛的陈酿,酿酒技师靠着言传身教、口耳相传将黄酒工艺传承千年。而在千年的历史传承中,酿酒技师更是恪守与微生物的约定,按时酿造、依律作息。

  今天,我们在中国黄酒之乡绍兴仍然能够看到黄酒酿造企业立冬开酿的景象。数千年来,立冬时节一幕幕壮观的冬酿场景年年上演,这不仅是对传统的遵循,更是对自然的致敬。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立冬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时间最合适做黄酒的,因为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确保发酵顺利进行,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以往,消费者对黄酒的酿造并不了解,现在祭祀酒神、乞求福祉的立冬开酿已经成为一种酒俗、民俗活动。”在他看来,通过与民俗旅游等形式的结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得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黄酒文化,对匠心酿造的国粹黄酒有了更为真实、感性的了解。

  在《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片中,大众得以直观、全景式的看到黄酒对传统酿造文化的尊崇,对自然规律的恪守。从制作酒曲,到浸米、备曲、煮酒,再到发酵、压榨、装坛,纵然器具在不断进步、先进,但是传统的工艺步骤却从未改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酒的酿造让消费者看到了华夏文明千年传承的魅力,看到了双手与微生物的互动,更看到了遵循时令的黄酒酿造的精妙。

  在中国黄酒博物馆,在绍兴黄酒企业,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走到企业,了解黄酒酿造的技艺、过程,这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是匠心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消费:革故鼎新贴近市场

  正是千年的历史传承,对传统酿造文化的坚守,让消费者对黄酒的认识产生了传统、守旧的认识。同时,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习惯的改变也让黄酒变得传统有余、创新不足。

  曾有机构在市场专门针对黄酒进行过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85%的消费者对黄酒的文化、营养价值、健康养生功效非常认可,但是75%以上的消费者则对口感认为不适应,九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有必要在口感和酒度方面进行调整。

  从一定程度上讲,黄酒在历史文化、工艺文化方面积淀很深,但是需要在消费文化、创新营销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创新。

  据了解,中国黄酒博物馆、黄酒企业近年来推出的酒道表演、黄酒鉴赏、产品定制等都深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酒道表演结合黄酒存放、开坛、品酒于一体,用舞姿诠释黄酒文化温文尔雅、健康向上的精神内涵;黄酒鉴赏则是通过对黄酒色香味格的品鉴,引导大家正确饮用黄酒,感悟黄酒精髓。这些互动的黄酒活动通过与美食、风光旅游结合在一起,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发力体验式消费的同时,黄酒业还积极进行消费文化的创新、传播。作为黄酒行业的领军者,近年来,古越龙山积极立足传统黄酒,嫁接青春时尚元素,在开拓年轻市场、同消费者沟通互动方面做出了表率。借助社交工具与分析互动,拍摄《品青春》等微电影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古越龙山这些动作一举突破了黄酒原有的中老年消费群体范围,数千万的点击量使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得以品味、接受黄酒文化。

  此外,还有黄酒企业通过开发互联网黄酒产品,进一步以新生代文化形式打动消费者。如乌毡帽酒业专门针对80、90后人群推出“米小迈”青春型黄酒,并为之设计了“现代屌丝版”和“穿越侠士版”两个卡通人物形象,深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很快成为当地市场酒类消费的时尚之选。类似这种文化的创新能够让黄酒从心智的角度去影响消费者,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引爆”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黄酒文化不应局限在传统之中,而是要与消费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互动,赢得消费者的心智。

  (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