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间,华润创业(00291.HK)发布公告称华润创业与大股东华润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双方同意华润创业剥离全部非啤酒资产,由华润集团购买华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润创业旗下全部非啤酒业务。收购金额从之前的280亿港币上升至300亿港币,其中145.79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剩余金额以承兑票据支付,特别股息相应由每股港币11.50元增至12.30元。
同时,华润集团承诺在收购完成日起的三年内,公司将根据华润创业发展啤酒业务的需要提供为期不超过三年,且最高总额为100亿元港币的股东贷款。
围绕华润创业剥离非啤酒业务,华润雪花独立上市的事件终于有了最终结局。不过,该出售事项仍需要获得独立股东的批准和若干银行及第三方的同意。
华润雪花独立上市在即
今年4月8日,华润创业突然宣布因重大重组事项停牌。当时,业界传闻华润创业的重组路径有两种,一是重组事项涉及非啤酒业务的出售,二是华润创业旗下华润堂等医药零售资产出售给兄弟公司华润医药。
4月21日,华润创业在经历了近半个月的停牌后发布重大出售事项:华润创业在4月13日根据大股东华润集团的建议,以280亿港币向集团出售全部非啤酒资产业务。公告表明,华润选择了第一种路径。
当时,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在面对零售业调整整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高度支持华润创业战略转型成为专注于啤酒业务的领导企业。华润集团是为华润创业的公众股东提供一个实时变现非啤酒业务的机会。我们将继续全力支持华润创业进一步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据了解,华润创业旗下拥有零售、啤酒、食品、饮品四大板块业务,其中零售和啤酒业务在行业居领先地位。
根据6月17日华润创业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财务及业绩回顾报告显示,一季度华润创业营业额为486.16亿港元,净利润3.63亿港元。其中,零售板块的业绩占比最大,营业额达到340.6亿港元。相比之下,啤酒的营业额差距悬殊,为85.09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华润创业旗下华润雪花市场份额在国内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5100万港元,同比增长750%。在啤酒市场进入后5000时代的,整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华润啤酒业务的正增长表现值得期许。相比之下,零售板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近几年零售板块保持高速扩张态势,业绩上的亏损表现拖累华润创业。
随着华润创业剥离非啤酒业务方案的最终确定,不再与零售、食品和饮品并立的华润雪花无疑将获得极大的自主权。另外,华润集团3年内承诺提供的最高100亿港币贷款额度,这一庞大的资金体量为华润雪花推进市场扩张,强化自身实力提供了充分的后盾。
华润雪花上市凸显马太效应
多年来,经过一轮轮的业内重组并购,国内啤酒业形成了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等巨头并立的寡头格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啤酒五大集团的总产销量为3477.78万千升,增长0.47%,占总产销量的70.66%,比上年提高了7.66个百分点(上年占国家统计数为63.00%,占行业统计数为74.4%)。
在上述五大巨头中,华润雪花2013年以年销量1172万千升、雪花啤酒品牌年销量1062万千升的成绩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首家“双千万吨”企业。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华润雪花已经在市场中确立了明显的规模优势。
随着行业进入寡头时代,啤酒业的竞争从过去的“拼体量”转向“比实力”,在资本、规模之外,更加强调品牌、服务、文化等方面的比拼。《华夏酒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华润雪花追求的是超越规模化的竞争,做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啤酒品牌。
在华润集团完成华润创业非啤酒资产的收购后,华润创业将化身成为纯粹的啤酒股,华润雪花得以独立上市,在业务板块上得以聚焦啤酒业务。无论是对自身发展,还是对于资本市场,华润雪花未来的发展更令人期待。依托目前强大的市场优势,华润雪花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