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啤酒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实际就是基地市场构筑的过程。而近年来,随着外资啤酒巨头的不断渗透,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上开始错位,二者如同在不同高度飞行的飞机,高空被外资控制,中低空被内资占据。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3年,内资企业的基地市场优势将荡然无存,因为百威英博将在中国布局1500万千升产能,如此规模的高空轰炸产生的威力可想而知。
营销模式:啤酒=(白酒+饮料)/2
除传统批发模式及直销模式以外,以网点为支撑的深度分销模式,以大客户为背景的深度协销模式在我国啤酒行业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也是快消品主流营销模式。
但是,在啤酒行业却很难找到一个属于行业独创的营销理念。雪花啤酒曾经以“蘑菇战略”作为自己的操盘理念,所谓“蘑菇战略”就是依托基地市场作为辐射源,将周边市场逐步转化为优势基地。雪花啤酒的基地市场来源大多是通过收购企业后,利用地产优势将生产企业的所在地转换为基地市场,此类手法的主要支撑点是资本。
这种模式的成功也吸引了国内其他巨头们的跟进,比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久而久之,行业形成的共识是啤酒的战争就是地盘战,核心理念就是两个:宏观上说,就是基地市场+品牌;微观上来看,就是餐饮专卖+高铺货率控制。
纵观啤酒行业的主流营销模式,就是白酒与饮料食品的混合体。
白酒的盘中盘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二八原则,企业通过营销手段培育消费代表,以此为小盘,利用这些人去引导其他大众消费群,也就是大盘。白酒的初期小盘培育手法曾经集中在买店,通过餐饮渠道的封闭性对消费领袖进行灌输培育。当多个厂家都来玩这个游戏时,终端成为血拼抬价的战场,一些企业在意识到这是个无底洞的时候,开始玩转直面消费代表的后备箱工程、团购等手法。
综合啤酒与白酒行业,一个很有趣的规律是:
啤酒扫街
啤酒行业玩得最为顺畅的模式就是深度分销,青岛啤酒的微观运营体系,雪化啤酒的深度分销体系,漓泉啤酒、银麦啤酒等也是在这个模式中摸索前行的代表。导入深度分销的啤酒企业最基本的武功之一就是扫街(踩点),那就是按照片区或者街道把所有的网点找出来,建立拜访基本资料,对终端网点进行周期拜访,对重点终端采取个性化政策进行锁店,主要是包括专卖等手段,以此来培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