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桥表示,“假酒毁掉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将毁掉我们一个行业。”唐桥呼吁,各名酒企业在打假问题上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打假。对于唐桥的呼吁,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张良表示,泸州老窖会大力响应。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金辉也表示,企业应该共同设立联合打假基金(详见《华夏酒报》6月10日5版)。
当然,假酒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自不必说。而假名酒的泛滥,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盗用着名牌企业的品牌,不仅瓜分了名牌企业市场,而且影响了名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和消费信心。说“假名酒”毁掉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行业,这非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狼来了”。
有了这种危机意识,在酒类立法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各名酒企业联合起来,发挥名酒企业联盟的作用来“抱团打假”,也算是企业自救的一剂良药。想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必有了名酒企业“抱团打假”,日益猖獗的“假名酒”,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近些年来“保名酒,打假酒”的声浪是一波又一波,有的是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的“打假行动”,比如公安部组织的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代号为“亮剑”的专项行动,铲除假酒;有的则是企业行动,如茅台酒厂投入1亿余元,成立了100多人的队伍,在全国市场“打假”。
纵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打假之难”有目共睹。在“打假”如此艰难的背景下,“抱团打假”的着力点、着眼点最该放到何处、盯在何方?笔者以为,作为生产企业的“抱团”打假,不宜正面出击去“硬”打,因为企业“抱团打假”毕竟是一种“自救”,没有执法权限,公安机关“硬”打都没能让“假名酒”绝迹,何况企业?“硬打”只会让企业伤财伤力,且效果并不明显。如此这般,不如调整一下“打假”思路,来个迂回战术,实行“软”打,说不定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笔者看来,“软打”就是要切切实实发挥名牌企业的“抱团”力量,而其力量的集中,需要是把功夫用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在国人中唱响名牌保护意识,提高国人保护国产名牌自觉性,毕竟名牌是民族经济的象征,是品质的保证,是强国之本。当国人有了种强烈的保护名牌意识,“假名酒”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了这样一种全民“打假”的良好社会氛围,“假名酒”的生存空间也就会窄化。这种“软打”比起“硬打”来,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是联合拟定“酒法”议案,从保护国产名牌出发,呼吁尽早出台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业内有语云:“打假的成果越辉煌,制假造假越猖狂”,这道出的虽然是一种无奈,但这其中原因,恐怕就在于法律的缺失,酒业监管漏洞日益扩大,为假酒盛行打开了方便之门。要知道,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监管存在漏洞,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假名酒”自然就日行猖獗。在这种背景下,“抱团”打假企业最该做的,就是共同发声,呼吁尽早出台国家层面的酒法。当有了法律规制,打假就有法可依了,“假名酒”自然就不再猖獗。
《华夏酒报》宫华明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