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贵州首届中国名酒拍卖会历时3个多小时,117个标的仅成功拍出14个标的,83.5%拍品流拍。在贵阳举行的此次拍卖会由贵州省宏运拍卖公司举办,拍卖种类除茅台酒外,还有五粮液、董酒、汾酒、珍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10余个品种。
今年4月,曾曝出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在贵州省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一瓶“精装汉帝茅台酒”以890万元成交,刷新了茅台酒拍卖成交价格的历史纪录。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贵州首届拍卖会上,创最高成交额的是一瓶1964年的“飞天牌”贵州茅台酒,成交价不过25万元。而成交价低于起拍价的比比皆是,2009年“飞天牌”茅台酒,起拍价为5万元,最终以1万元成交,仅为起拍价的五分之一。让人为之叹息的是,整场拍卖会成交金额不过是区区的60多万元,拍卖会可谓是风光登场,惨淡收场,抚今追昔,让人不得不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之叹!
有人将此次拍卖会的“门前冷落车马稀”归之为“最近一段时间拍卖频率较高,市场趋于饱和”的原因,笔者却不敢苟同。
一是酒类不能当作文物收藏。文物或因其年代久远,或因其艺术造诣,或因其“物以稀为贵”而被人厚爱。酒类则不过是供人享用的食品而已,又有何收藏价值?如今人们都喜欢标新立异,以为人为地造势便可掀起酒类收藏之热,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既当不得真,也成不得势,于是有人断言,说是“可得势于一时而不可得势于长远”。我以为此言有理,因为从890万元一瓶沦为1万元一瓶,就是个证明。
二是人为炒作是投资之大忌。几百万元的一瓶酒,买家当不会用来享用,而是待价而沽罢了。却不知“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又有谁步其后尘接其后棒?可为叹息的是:人人都自以为自己是聪明人,却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不知这世上也并非他人都是“冤大头”。“名酒收藏热”是人为炒作的结果,所以注定了“昙花一现”的命运,自然是过眼烟云,终究成不了气候。
贵州首届拍卖会闪亮登场,扫兴收场,这是件好事,这表明了广大收藏者日趋理性。笔者爱好收藏,但却反对将酒类列入收藏之列。因为酒类是拿来饮用的,并不是拿来收藏的,有人豪掷数百万元买一瓶酒,追的不过是气派,宣传的不过是奢侈,实在不值得恭维,更不值得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