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葡萄酒 > 正文
突显地方特色的山西清徐葡萄酒
来源:  2015-12-21 06:21 作者:

   据山西省商务厅发布的信息显示,2013年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山西省消费市场出现购销两旺的态势,28家重点商业样本企业春节长假期间销售额达到1.66亿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8%。

  山西老陈醋、汾酒、清徐葡萄酒、交城骏枣、平遥牛肉等成为春节期间热销产品,这些地方特产成为山西人送礼的不二选择。

  山西清徐不仅是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酿造的地方.

  清徐县素有“葡萄之乡”美称,民间流传着“清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的说法。境内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前。汉朝时,清徐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的皮货商人,从大西北贩皮货,带回葡萄枝条在当地栽植成功。之后,栽培渐广,清徐人根据酿醋的原理酿出了葡萄酒。

  三国时期的山西,是魏国的属地,魏文帝曹丕非常喜欢喝清徐葡萄酒。他在《诏群医》中写道:“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

  到了唐代,清徐葡萄已享誉海内,鲜葡萄及葡萄酒、汁、干等加工品也远销四方。《唐书》记载“太原平阳皆作葡萄干,货之四方”.

  唐太宗李世民人称“太原公子”,他在太原多年,与他父亲李渊在此完成了称霸中原的各种准备,因而太原也称"龙兴之地".

  当时的晋阳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富庶,手工业、商业十分达,晋阳硝石、清徐葡萄酒都是当时享誉全国,朝廷钦定的贡品。《太平御览》记载,在山西期间,李世民就特别钟爱清徐的葡萄酒,不仅把它作为招待最高贵客人的礼品,还亲自用清徐的龙眼葡萄酿造葡萄酒,他当皇帝之后,念念不忘清徐葡萄酒,并将清徐酿造葡萄酒的作坊统一御封了"李氏作坊"的名号。

  宋代大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是山西人。他写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烦”的诗句。可见当时人们喜欢清徐葡萄酒的程度.

  在元朝,太原清徐葡萄园已是全国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葡萄庄园之一,甚至有了检测葡萄酒真伪的办法,据记载‘至太行山辨其真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既冰矣’。这在全国首屈一指!

  马可·波罗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本人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的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在描述太原府时这样描写:“出太原府,过桥三十里(公里)有大片葡萄园,还有很多酒……”这里的葡萄园指的就是清徐的葡萄园,酒就是清徐“李氏作坊”酿造的葡萄酒。

  元代的中国葡萄酒生产发展水平应该是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但随着粮食白酒的发酵技术,特别是蒸馏技术的日臻提高完善,蒸馏白酒自明朝开始成为中国酿酒产品的主流。而葡萄酒生产由于具有季节性,酒产品不易保存,酒度偏低等特点局限而日渐式微。但山西清徐葡萄酒的酿造一直在继续,明朝洪武皇帝“辛酉谒禹庙,有以葡萄酒见饷者,其甘寒清冽…。”此时清徐葡萄酒的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直至清雍正年间,清徐葡萄酒在山西仍有一定的生产销售:“向晚葡萄有酒熟,醉乡有梦不分明”。

  近代的1921年10月,在持续几千年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著名产区山西清徐,由山西人张治平建立了新记益华酿酒公司,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用机械设备大规模生产葡萄酒的酒厂之一。当初建厂的动机是振兴民族工业,想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代替舶来品,建厂之初曾购进法国设备并建有地窖,容器均为当地李氏作坊自制的瓷坛。产品有炼白酒、高红酒、白兰地、葡萄纯汁、葡萄烧酒等。抗战时期清徐沦陷,公司遭到严重破坏。在旧中国,最终难圆重振山西清徐葡萄酒的梦想。

  解放后,该厂更名为山西清徐露酒厂并被收归国营。自50年代初—80年代末期,该酒厂一直是我国七大葡萄酒厂之一,所生产葡萄酒系列产品,曾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大奖,为山西清徐葡萄酒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中叶,中国葡萄酒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作为山西清徐葡萄酒"李氏作坊"传人的李雄洲为了使山西清徐的葡萄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山西清徐露酒厂的基础上创建了山西青徐葡萄庄园有限公司。

编辑:编辑:卢静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