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总裁常德传谈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青岛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增长指标不动摇,造福职工不动摇”的“三个不动摇”,与其他港口、航运公司等相关方面抱团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化“危”为“机”的道路。
青岛港总裁常德传15日在此间举行的《常德传论国企》管理模式高层研讨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09年1月份,港口生产实现了首月“开门红”,吞吐量完成2572万吨,集装箱85.2万标准箱,力争全年生产保持5%以上的速度增长。
坚定信心
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青岛港生产形势急剧恶化,骤然进入船少、货少的艰难局面。出口重箱急剧下降,煤炭、矿石堆场爆满,进口原油无处接卸。
今年春节前后,常德传带领有关人员赴210个地市县,走访了1105家船东、货主、合作伙伴。从正月初五开始,青岛港内部又举办了一系列的“坚定信心、战胜危机、科学发展”的学习班。常德传告诉记者,通过学习,全港干部职工破除了盲目乐观、等待观望、惊慌失措,明确了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增长指标不动摇,造福职工不动摇”的发展思路,以坚定的信心直面挑战。
常德传分析说,青岛港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世界级的原油、矿石、煤炭码头,打造了“诚纳四海”的品牌优势,锻造了“青岛港管理模式”的优势,为青岛港战胜危机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份,总投资达14亿美元的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正式批复,实现了与迪拜环球集团、马士基集团、中远集团、香港泛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的“三国五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前湾四期3408米码头岸线10个深水大型集装箱泊位。通过这项青岛市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将进一步增强青岛港抵御风险的能力。
青岛港抢抓原材料价格低廉的有利时机,在2008年国家级重点工程前湾四期工程建设四个泊位已经通过船舶试靠、重载测评的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力争2009年底10个泊位3408米码头岸线全线拉通;加快开发建设董家口新港区,届时,青岛港将拥有世界上最领先的集装箱码头、40万吨级矿石和40万吨级原油码头,由三大港区发展到四大港区,港口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青岛港坚持不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特别下大力气保证9500名农民工的岗位不变,薪酬不变,于2008年10月14日又对第六批转合同制的农民工进行了聘任。常德传说,青岛港危机下仍然作出艰难抉择,2008年进行了20年来的第30次大增资,惠及在职职工、农民工、离退休老职工近3万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