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实体经济深受其害,作为民族传统产业的白酒虽然外向度不高,也难免遭受池鱼之殃。从当前看,特别是全国性品牌高端白酒市场缩水较大。而在区域市场中,作为性价比与品牌熟知度均居优势的区域性品牌和中低端白酒无疑正赢来发展良机。区域性白酒品牌如何抢抓机遇破冰前进?笔者以为,练好内功增强软实力才是发展硬道理。
金融危机形势下白酒消费价位趋于中低,食品安全、健康消费理念下,理性消费越来越成为购买新主张。对于区域强势品牌而言,适中的价格、品牌的熟知度与可信度是先天的竞争优势。
而此优势从何而来?营销成本的相对较低,产品品质的绝对可靠,品牌无形价值的保证是主要内因。而这些都有赖于练好企业内功。当这种内功转化为企业与品牌的软实力,必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如何练好内功形成雄厚的软实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质量为基,品牌为梯,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文化为魂。
首先,我们要给消费者一个充分的消费理由,而这个理由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产品的质量。质量是判定任何一件商品是否合格的基础,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主导因素。
其次,再说品牌,不可否认当今是品牌制胜的时代,金融危机形势下,全国性品牌高端产品因其超高的附加值导致营销下滑,但并不意味着品牌消费时代的终结,相反,品牌与质量互为载体,理性消费更易使当前市场向品牌化集中,只是这种集中进一步转向区域优势品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努力打造区域强势品牌,无疑如同建造楼梯一样重要,让消费者更自觉地走入基础扎实的空间并借梯上楼,顺理成章地铺就了企业的生财之道。
再次,说说文化,企业界有种说法,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文化。笔者深以为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决定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主张,就有与之一脉相承的发展。这个主张就是文化理念的集中体现。所以,文化是成就与发展企业的灵魂。我们重质量、做品牌,最终依靠的还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这就是企业文化。
举个例子:在全国白酒行业,古贝春是从地方品牌、区域名牌一路走来,并开始向全国性品牌迈进的品牌之一。这个品牌所走过的正是从质量到品牌,从品牌到文化的发展之路。半个世纪以来,古贝春酒先是从省内质量第一上升到全国质量摘金,从而夯实了发展基础。接着从山东名牌到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实现了品牌价值升级的华丽转身。而这其间无不因古贝春人“质量第一,管理为本,思想先行,效益至上”的企业宗旨等共同理念所成就,并不断形成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金融危机之下,区域强势白酒品牌要想有大作为,就更应在放平心态,增强信心的前提下,练好内功、夯实基础,通过培训员工、革新工艺、严把质量、调优结构、降低费用与营销成本等方式,加大品牌的培育力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可以把企业与品牌的诸多软实力,真正转化为企业与品牌发展的强势基因,并最终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体现出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