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混改的大潮推动下,山西汾酒(600809)的诸多动作已经越来越“民营化”了。
近期,汾酒将与厦门禹道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商务合作,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来运作汾酒系列产品。据悉,这家合资公司将由双方以现金的形式出资,属于销售公司层面的混改。
&nb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sp; 自2014年开始,汾酒的混改步伐就一直没有停歇。2014年6月,成立了山西汾酒定制创意公司,其中汾酒销售公司持有51%的股权,经销商新晋商持有49%的股权;9月,在上海设立汾酒销售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股份比例降到40%,并引进了经销商、财务投资者、经营团队持股。至今,汾酒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山西五大营销区域中,已经有三大区域涉及到混改层面。
混改再探路 山西汾酒销售公司层面的“混改”步伐似乎迈地越来越紧了。
据《华夏酒报》记者了解,厦门禹道实业是集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及供应链运营为一体的多元化实体经济企业,致力于拓展及运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公司还在2012年成功举办了“茅台成龙酒”品鉴会暨慈善义拍晚宴。不过,对于酒水产品的运营,厦门禹道实业还处于开拓期,其目前代理经营茅台的部分产品运营。
据汾酒销售公司海峡情汾酒运营中心负责人黄辉煌介绍,禹道实业之前便与汾酒有合作,一方面,禹道实业与汾酒开发新产品,市场定位精准,属于大众化路线;另一方面,国家有混改的动作,双方利用这种方式优化资源和网络。所以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下一步,合资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名为“海峡情汾酒”的产品,500ml的定价为168元。市场以福建为样板市场,辐射华南,未来可能会面向全国市场推广。
而对于未来的混改模式,山西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卫华也透露出汾酒一些新模式的看法,对于混合所有制,其认为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要扬长避短,把汾酒暂时做不到的市场交给混合所有制企业去做,例如汾酒的上海模式,未来很有可能在其他区域进一步推广。
招商证券机构结合汾酒糖酒会期间的动作及公司年报情况,判断认为公司目前盈利能力已到历史低点,渠道库存也已出清,但公司改革慢于预期,内部梳理尚未完成。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白酒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白酒行业是利好的。“过去在白酒行业高速发展期内,多数白酒企业并没有充分研究市场,而是过分依赖公务群体,然而高压反腐之下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民营资本在市场化方面敏感性更强,有助于白酒企业在渠道、物流甚至是产品方面做出调整。”
显然,更多的混改举措还是要落到实处,一切的改革要以盈利为中心。“创新管控模式则是要把汾酒的五大事业部打造成利润中心,目前汾酒高运营成本挤占了汾酒的利润空间,创新管控模式就是要通过管理将成本降低。”刘卫华说。
对于今后企业的混改步伐和未来行业的混改趋势,盛初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朝成认为,名酒企业资本化会向一个重要方向推进——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这不仅会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新动向,也会成为酒业混改的主要方向。
“实际上,像茅台和五粮液这种公司,如果不让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改革不会成功。中国上一轮国企改革,2000年以前的那轮,是以变卖股权为核心,今天应该说,是以管理层持股为核心,这种改革会更有效。优秀的外部经销商,像老白干一样也有机会持股。”王朝成说。
锁定大众酒 现在看来,大众酒市场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场,也必然成为企业未来争夺的焦点和主力市场。
根据尼尔森对全国22个主要城市超过1100家大卖场的监测数据显示,700元高端白酒出现了滑铁卢般的下滑,销售额下滑了9个多百分点,相反,在300元到700元的次高端白酒,则比2013年上涨了近9个百分点。而来自常规印象中的大众消费白酒销售比重则随之上涨了3个百分点,达到了39.4%。
显然,这也是为何汾酒的诸多混改尝试最终都落地于此类消费市场的原因所在。
今年的春交会上,酒业新常态和消费新趋势已经成了普遍认可的行业新形势。刘卫华也认为,在新常态下,酒类企业和经销商对终端和消费者的争夺趋于白热化,这让白酒整体的毛利空间不断缩小,无论企业还是经销商,低毛利或者微利将会在今后成为常态。
有观点认为,目前行业中端大众酒市场仍然处于稳定增长阶段,2014年有10%左右的增速。实际上,部分酒类企业的产品销售占比情况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从2013年开始,高端产品(700元/瓶以上)出现大幅萎缩,而次高端(300元/瓶~700元/瓶)和经济自饮型产品(低于100元/瓶)走俏市场,经济自饮型产品甚至占到企业整体销量的4成左右。
盛初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朝成的观点认为,今年全行业收入一定止跌回稳,根本原因是这一轮的调整不是全行业的调整,而是高端酒的调整,中低端酒没有调整。“高端酒的急速调整让我们感觉非常快,尤其是利润这块,从全行业来看,收入会止跌企稳,缓慢上升,但是要注意,利润没有见底。”
“高端酒长期看来是不行的,大众酒为什么行?根本原因是消费升级。”在王朝成看来,即使经济不增长,中国人用在吃喝住行上的费用还是会上升,这就是消费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曲线的必然规律导致。
尼尔森的数据也告诉我们,不断攀升的消费信心、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正在让中国迎来大众消费的黄金时代。特别是来自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蓬勃消费需求,已成为推动白酒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刘卫华也坦言,在新常态下,厂商之间已经开始集中精力拼价格、拼渠道、拼终端,而汾酒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劣势,青花汾酒在高端白酒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不断受到其他品牌的挤压,腰部产品在价格与成本方面优势并不明显,玻汾是2013年刚刚投放市场的新品,还处于市场培育的过程,所以2015年汾酒也要进行系统性地营销改良和增强。
行业弱复苏
行业何时见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着,不过,从目前一季度的行业销售态势来看,复苏的迹象异常明显。
据统计数据,2015 年1~2月,白酒企业收入增速从去年的单位数恢复到10%,利润率环比也有回升。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来看,行业如果需求复苏超预期,大众白酒在高中低档的结构布局上更完备,结构和利润率向上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这说明大众消费者还是较多地接受大众消费产品,经济自饮型消费者也多被价格促销打动,这是白酒销售回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尼尔森中国区副总监余美琳表示。
民生证券机构分析认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白酒公务消费大幅减少,商务消费和个人消费趋于稳定,新价格体系基本成型,高端产品价格维持在600 元左右,中端产品价格保持在300 元左右,高端白酒进一步降价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从山西汾酒3月30日晚公布的2014年年度报告来看,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9.16亿元,同比降3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亿元,同比降62.96%。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成品酒生产量37898KL,较上年减少7.67%;商品酒销售量38651KL,较上年减少0.64%;实现销售收入39.16亿元,较上年减少35.67%。
汾酒方面的解释是,销售收入减少主要受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影响,公司中高端产品销量下滑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全年业绩仍大幅下滑,不过公司去年四季度单季营收正增长、净利润大幅减亏的情况显示出一定回暖迹象。去年第四季度,山西汾酒营业收入呈现正增长,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15.90%;净利润亏损4282万元,但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额2.25亿元大幅减亏。
而且,逐渐步入市场稳定、增速上升的弱复苏周期的企业显然不止汾酒一家,之前亏损严重的水井坊、酒鬼酒等形势也开始好转。
行业收入正增长,增速放缓、利润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产量实现微增。在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看来,这是因为白酒行业处于筑底期,同时也处于弱势复苏的阶段。
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黄巍也认为,2015 年第一季度中,白酒龙头平均增速达10%~25%,在他看来,经过两年调整,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季度板块业绩改善,量价企稳成共性。
可以说,一季度的数字足以证明有些企业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摆脱了业绩低迷的状况,当然这个平均增速也不代表行业进入强劲复苏阶段,当前来看还只是一个弱复苏态势。尽管如此,政策利好、混改前行,或许,下一个酒业机会点已经悄然来临。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