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创新“十一条”接连落地。继代销金融产品和资管新政之后,证监会又于昨日就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扩大投资范围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项新政将助推证券公司进军上市交易的股票和债券之外的另类投资市场,同时扩大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提高投资杠杆和潜在盈利能力。
此次新政是通过修订《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下称《自营规定》)来实现的。修改后的《自营规定》在投资范围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增加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转让的证券;二是银行间市场的投资范围扩大到全部交易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三是允许券商投资由银监会批准或备案发行,在金融机构柜台交易的证券,具体而言就是银行理财计划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另外,证监会对券商参与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的交易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松管制。原本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交易股指期货只能是套期保值,如果要进行投机交易必须通过专业子公司来进行。修订后的《自营规定》,将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直接从事非套期保值的金融衍生品交易。
放开管制与加强监管
今年5月的券商创新大会提出了“十一条”改革创新措施。在放开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方面,当时证券业协会收集和归纳的行业意见是:在科学调控杠杆率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证券自营投资品种范围,直至允许投资所有场内外的证券金融产品……允许有条件的证券公司依法投资金融期货、商品期货、黄金期货等非证券类金融产品。
对照昨天证监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自营规定》,证券自营品种范围已经取得突破,并且主要体现在场外市场。
“新三板”相对于沪深两市,就是一个典型的场外市场,挂牌交易的是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而银行间市场也是一个场外市场,并且其各类固定收益产品的丰富程度远远大于沪深交易所。
但此次新规最大的突破还是放开了非证监会监管范围的金融机构柜台产品,即银行理财计划和集合资金信托。相比于上市股票和债券,这两类都是十足的场外金融产品,且也能套用时下流行的“另类投资”概念。
银行理财计划和集合资金信托,背后对应的标的资产相当宽泛:既包括了所有的上市证券,也可以是非上市的股权、债券和收益权,甚至是艺术品和红酒等实物资产。
不过,由于投资范围跨越不同的监管部门,自营新政也是对证监会监管能力的考验。
“一方面要放开管制,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监管。这很考验证监会的监管能力。”一位证券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些迹象也表明,证监会在跨市场监管上,已经开始加强与银监会的协同。有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证监会有关部门曾叫停过券商资管部门投资一些银行票据,原因就是担心这些票据背后的“影子银行”风险。
打造中国高盛?
去年年底,郭树清曾在《财经》杂志年会上提到,中国证券业全行业的总资产不到高盛公司的三分之一。他希望国内证券公司能苦练内功,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郭树清在这一次演讲中两次提到高盛,另一处是称赞高盛的研究能力能与顶尖的大学研究机构比肩。他没有提到的,是高盛的雄厚的自营实力。事实上,正是跨越各个市场的自营业务给高盛创造了大笔利润。除了股权和商品的投资之外,高盛公司的衍生品交易业务也极具市场影响力。
证监会放开券商开展另类投资,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从事非套期保值的股指期货交易,也让人联想到“打造中国高盛”的意图。
不过,即使是行业龙头中信证券,面对自营业务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今年年初,中信证券缩减了自营业务部门的规模。
“监管层开了政策口子,但是自营业务要成为券商的利润增长点,关键还是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一位从保险公司投资部门跳槽到券商自营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相比保险资管公司和基金公司,券商的自营规模太小了,不容易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