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啤酒销售旺季,我们三条生产线同时运转,每天能够生产200万瓶。”公司执行总经理蒋国涌说。据了解,华润雪花啤酒于2006年正式收购浙江银燕啤酒,控制股权100%,此后迅速打入长三角,辐射华南市场,为全国品牌“雪花”铺开道路。
数据显示,今年1-7月,该公司累计实现产量近8万千升,实现税收388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6万。而往年这个时候,面对火爆的市场行情,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啤酒供不应求,只能忍痛放弃一部分市场。
交谈中,小编了解到,这得益于海盐在全县实施的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去年5月,华润雪花啤酒(嘉兴)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年产13万千升啤酒的技改项目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完成了“零土地”技改项目的备案工作,成为海盐首家受益该政策的企业。
“刚过来的时候因为对这边的审批流程、经手部门都不太熟悉,公司还专门成立了针对审批工作的办公室。当时跑审批,要这个窗口转到那个窗口,公文包里装了一沓材料,十分麻烦也浪费了很多时间。”蒋国涌说,如果按照之前的速度,这个项目审批下来差不多需要半年时间。“享受到‘零土地’技改项目审批政策红利后,仅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今年6月之前我们已经有90%的新项目投入使用,正好赶上销售旺季。”
蒋国涌口中的“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其实是海盐推进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它是对县内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前提下开展的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包含扩建、改建、单纯购置等技术改造项目类型)实行审批目录清单管理,清单以外项目实行承诺验收制。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高耗能、环境高风险、生产安全高危、产能严重过剩等项目外,一般“零土地”技改项目都可纳入承诺验收制度范畴,这些项目无需进行重复审批,企业只要向县经信、消防、环保、住建、安监、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提交符合相关要求的申请材料,办理承诺备案受理书,在项目竣工后再由牵头部门开展集中验收,一旦通过即可投产。
曾经,小到开一家店,大到启动一个建设项目,差不多都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各项审批。“办事磨破嘴,盖章跑断腿”,是群众对过去行政审批难的形象描述。
如今,得益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难的场景一去不返,政府权力的“瘦身”,给市场释放了更多的改革红利。
“审批制度改革,首先是减少审批环节。”县经信局副局长夏一鸣告诉小编,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切实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周期长、申报资料多等问题,海盐通过创新项目审批机制、一窗服务、联审联批、信息共享四个方面内容,推行“绿色”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审批效率。今年上半年,全县备案工业项目175个,总投资576亿元,当场办结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