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香港国际美酒展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酒类行业会议。会议云集国际知名专家,就“引领潮流、发掘商机:凉爽气候葡萄酒新趋势”的主题交流真知灼见。
会议由Meiburg Wine Media Ltd董事兼香港葡萄酒大师Debra Meiburg主持,演讲嘉宾包括英国葡萄酒专家及作家Robert Joseph、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系教授马会勤、Hakkasan集团葡萄酒总监Christine Parkinson,以及法国著名酒评家及Bettane & Desseauve法国葡萄酒指南共同撰稿人Michel Bettane。
Debra Meiburg介绍,本届会议以较“冷门”的凉爽气候葡萄酒为主题,旨在介绍凉爽气候葡萄酒正逐渐在世界掀起热潮,并探索在亚洲推销凉爽气候葡萄酒的成功之道。
Robert Joseph的讲题是“凉爽气候葡萄酒:环球趋势”。他在分析凉爽气候葡萄酒酿造的发展时,先指出处于45度纬线的地区由于气候适宜,传统上被视为最理想的酿酒地区,而平均采暖度日数(HDD)、一月/七月平均气温(MJJ)及生长期平均气温(GST)等传统因素是“理想酿酒环境的旧有限制”,但今日酿酒商必须注意其他影响酿酒的因素及气候转机。
他在演讲中提到,“日照本身可能就是酿酒的关键”,而酿酒商最近才思考日照的影响及它对凉爽气候地区酿酒能力的影响。Joseph也谈及全球暖化对葡萄酒业的潜在影响,指出除了气温上升,还可能需面对气候变化加剧为酿酒商带来新挑战及机遇。
马会勤则聚焦“凉爽气候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以凉爽气候葡萄酒的分子层面论述作引言,指出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出适应气候的能力,以及气候差异令葡萄酒变化更大,选择更多,凉爽气候地区亦不例外。
马会勤探讨凉爽气候地区的多元特质,指出凉爽气候地区的冬季可以大相径庭:在加拿大及中国的冬季,葡萄可能被雪覆盖;相反,塔斯曼尼亚的冬季则潮湿得多,因而产出不同种类的凉爽气候葡萄酒。在探索中国内地市场的机遇时,她表示,凉爽气候葡萄酒供应有限及分门别类的架构均有利其推广,中国市场对凉爽气候葡萄酒而言仍是一片处女地。
她认为,葡萄酒商宜把握机会以“魅人”的新风尚产品去推广凉爽气候葡萄酒。马会勤建议凉爽气候葡萄酒生产商应将市场推广目标定为“中国的成熟消费者及酒品专家,以传扬知识及概念为本”,同时认为,凉爽气候葡萄酒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前景光明。
Christine Parkinson从买家角度探讨“在餐饮业中推销凉爽气候葡萄酒——你必须知道的成功之道”。身为餐饮业中人,Parkinson认为,凉爽气候葡萄酒可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欢迎更多非一般和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面市,让品酒师可向顾客推销新颖和与众不同的餐酒。况且,凉爽气候地区的一大优势是当地生产的众多葡萄酒种类定价均较高。
Parkinson还分享了其专业心得,鼓励买家留意凉爽气候葡萄酒地区理论,因为有别于某些状况稳定的温暖地区葡萄酒,凉爽气候葡萄酒可能随不同年份而有很大差异。买家应注意年份表及通过品酒去选择正确产品。
最后,她提醒买家注意,凉爽气候葡萄酒通常用作配搭其产地的地道食品,因此,如果是为搭配其他地方的菜色而购买,切记将酒与菜肴一并品尝。
压轴演讲的著名酒评家Michel Bettane,以“迈向主流:不同凉爽气候葡萄酒市场的过去和未来”为题,宣示“最好的葡萄酒总是来自葡萄树难以生长的地区”的观点,认为正是这一困难造就真正富有平衡口感的葡萄酒。他相信,如果种植者用心培植葡萄藤蔓成长,就有机会在任何地方酿造出口感平衡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