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为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在北京太庙庄严举行、升格再现封藏大典,正是为了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道出封藏大典的另一层意义。
中国浓香,举世共享。据介绍,此次封藏大典意在将浓香国酒敬呈全球消费者,让世界品味纯正地道的中国白酒,了解源远流长的白酒文化。
祭祀先祖,感恩天地
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从当地出土的汉代陶角酒杯、饮酒陶佣等文物可考察,泸州的酒史可远溯至秦汉时期,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酒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美酒在岁月变迁中愈发醇厚飘香。如今,“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一张文化名片。
“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根植于灿烂悠久的华夏文明,凝聚了千百年白酒人的智慧与心血,是中国对世界的突出贡献和创造。传承发展,莫忘根本,所有中国浓香型白酒企业,都应感恩天地馈赠,牢记先贤恩泽,在新的时代共同创造繁花似锦的浓香文化。” 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长刘淼如此说道。
众所周知,泸州老窖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开创者和标准制定者,被誉为“浓香鼻祖”。自1952年被评为“四大名酒”后,泸州老窖也成为唯一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泸州老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多种方式对全国各地上百家酒厂进行技术扶持,从而促成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被誉为白酒业的“黄埔军校”。如今,浓香型白酒市场份额约占白酒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三,泸州老窖被公认功不可没。
而长期以来,泸州老窖就有祭祀先祖、感恩天地的传统习俗。2008年,泸州老窖以封藏大典的形式将这一传统文化礼典传承固化,至今已是第十一届,并创新文化表达,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自信。
今年封藏大典首登太庙。太庙原本是明清皇家祭祖的家庙,在这里还原酒礼祭祀文化,再现春酿封藏盛况,不仅致敬传统文化,也为中国白酒行业立信。
迎宾、开典、祭祀、封藏……当天太庙封藏大典仪式上,在一曲庄严的古乐声中,主祭、副祭带领泸州老窖众传承人走上祭坛,以古老的礼仪感恩天地、祭拜先祖,彰显出泸州老窖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技艺的传承,对品质的追求。
中国浓香,举世共享
作为百年老字号名酒企业,泸州老窖以封藏大典等一系列复兴传统文化的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倡导,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彰显了作为“浓香国酒”的使命与责任担当。对此,完全可以这样评价:这是一场穿越千年、重现中国古典礼制的文化盛典;这也是一份不忘根本、传承中国民族技艺的匠心坚守;这更是一种放眼全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使命。
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让世界来感受中国美、体验中国美,是建设繁荣兴盛中国文化题中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日益走向深耕细作、落地生根阶段的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是达成这些目标的重要助推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毫无疑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仅仅是企业发展壮大之必需,更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使命之所在。近年来,泸州老窖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动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此次泸州老窖·国窖1573在太庙举行封藏大典,全面重现祭祀酒祖、拜师传道、封藏祭酒的传统礼典,积极增强了传统文化自信,诗画般彰显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独特内涵和魅力。
中国浓香型白酒文化,根植于灿烂悠久的华夏文明,凝聚了千百年白酒人的匠意匠心,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物质符号。中国浓香,举世共享。泸州老窖担负起了浓香鼻祖的历史重任,不断推动中国浓香走向全球,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更多力量。
太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符号,太庙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每逢举行大典之时,仪仗整肃,钟鼓齐鸣,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此次封藏大典,使得太庙再度回归其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祭祀职能。大典的迎宾、开典、祭祀、封藏等环节均将按明代风格和礼制进行,演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礼仪文化、酿酒文化等,以饱满的仪式感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丰富多姿的文化底蕴,既体现了泸州老窖·国窖1573对中华文脉的传承和坚守,又彰显了更加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面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的自信姿态,为大众带来一场充满惊喜的文化穿越,让中国白酒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结更广泛的人群,收获更多关注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