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二位院士挂帅、行业顶尖专家参与的我国白酒行业首个企业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双院士挂帅
在百余名行业专家的关注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教授,泸州老窖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泸州老窖副总经理张宿义等行业著名专家共同触动了象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的水晶球。该项目汇聚了行业内最顶尖专家,科研意义重大。
“酿酒废弃物热化学能源化与资源化耦合利用技术”项目,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是2018年度“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中唯一的酿酒废弃物资源化的项目,也是白酒行业首个由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研究团队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组成。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透露,该项目将基于酿酒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开展研究,旨在通过热化学处理技术,将酿酒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解决其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固态发酵酒精饮料‘多微共酵’生产过程危害物消减及应用示范”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内源性危害物控制技术的应用示范”的课题,是由泸州老窖牵头,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单位开展。“课题聚焦白酒加工过程多元危害物全程控制问题,围绕开发白酒加工过程危害物快速鉴别技术、产地特征鉴别技术和内源性风险产物的鉴定与安全评估方法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表示,课题的实施将对我国白酒安全生产、控制、监测和消费管理的综合水平等方面取得有效提升。
产学研一体化
“2018年,中国白酒三大指标中,利润增幅高于营收增幅,产量增幅最低不到4%,这说明,我国白酒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而这其中科技创新是‘原动力’。”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在会上认为,科技创新是实现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和必然手段,近年来,白酒行业承担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为白酒行业在产品创新、酿造工艺、包装设计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次国际级项目的启动,将促进以白酒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白酒产业是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将食品饮料产业纳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将食品饮料产业中的优质白酒纳入全省16个重点产业领域加以扶持发展,提出要实施高质量发展和‘川酒振兴计划’,这其中科技创新是必然之意。”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表示,川酒的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作为项目推荐单位,希望该项目要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持续聚焦白酒酿造副产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固态酿造白酒食品安全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并不断推动行业生产模式升级,促进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作为项目发起单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会上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和课题的实施,能够将酿酒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显著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有效消减酿酒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物质,产生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使我国在酿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在国际上率先取得系统性突破。同时,以此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企业与各高校的合作,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做到“以科技创新促发展,以成果转化带动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对此,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工业生物技术处处长付卫平在会上表示,白酒企业越来越关注科技的发展,泸州老窖对科技的重视尤为突出,泸州老窖在十二五期间承担了863计划主题项目等多个项目,均出色完成了任务。
付卫平希望泸州老窖再接再厉,圆满完成此次启动的项目和课题,继续为白酒行业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