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强大。平地一声雷,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在各行各业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经济奇迹。
奇迹也同样发生在中国酒业。梳理中国酒业的发展脉络,从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从经验化向理论化转型、从封闭化向市场化转型,转型在进行中加快,从未停止。直到今天,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中国酒业正继续深入结构性调整与更为深层次的转型升级。
而在酒业转型的全链条布局中,追根溯源,原酒产业的发展变革迫在眉睫。近几年,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为原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具有可参考意义的样本,为此,《华夏酒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董事长刘斌先生。
四川原酒企业的“自我救赎”
在中国酒业总体向好的发展大势下,酒业也在不同阶段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调整与突破。
近几年,中国酒业呈现出回暖态势,消费升级日趋明朗化。各企业积极适应新时期市场在渠道、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其中,以名优白酒为代表的高端品类,呈现价值回归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品质要求和品牌要求。
这种趋势下,中国酒业整体存在的问题更加避无可避。投资过热、低水平扩张,产业集中度较低,草根状态下的中国白酒企业,多数呈现出规模小、效益低,原酒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不强。
单就四川当地来说,因行业竞争激烈、流通成本上涨,白酒行业流通领域呈现销售疲软态势。相比于整个行业的调整形势,原酒的处境更加艰难。
市场在优胜劣汰的自我纠错体系下运转,产能过剩的同时,却又对高品质的品牌酒企甚至是优质产区“望眼欲穿”。
而实际情况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四川省白酒企业共有6000家左右??,但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则只有340余家,企业大部分以原酒生产为主营业务。
而长期以来,全国白酒产业仍需大量四川原酒,而分散经营式企业造成了环境、资源、生态、人才等方面的有限资源配置分散,虽有不少白酒业的龙头企业支撑,但是整个原酒“品质”问题还是显得较为突出,而四川原酒的品质障碍,也成为了部分全国二三线酒企“品质升级”的桎梏。
采访中,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董事长刘斌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切实解决原酒生产规范化、质量统一性和‘小’、‘散’、‘乱’及交易诚信问题,建立中国固态白酒原酒标准,对原酒生产基地有计划的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搭建平台、践行原酒产业供给侧改革,成为四川原酒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无论酒业产能如何过剩,好酒永远是刚需。在市场的需求下,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应运而生。
2015年底,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泸州市委、市政府及中国酒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由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泸州市兴泸投资集团作为主发起人,成立总规模达30.15亿元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以中国白酒产业先行者和探索者身份,加快推进原酒“供给侧”改革,自成立以来运行成果成效显著。
产融结合,严把质量
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的成立运行,融通整合了各原酒企业的产能流通与管理服务优势,立足“原酒收储、原酒销售、资产管理(白酒金融)、技术服务”四大业务板块,通过创新“酒业基金平台+原酒酒窖集群”的合作方式,集聚核心原酒地生产企业,汇集优质窖池和原酒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统一产能规划与技术支持保障,全力打造中国最好的纯粮固态原酒品牌、最大的纯粮固态原酒收储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纯粮固态原酒供应平台。
这样一个综合有机的原酒供应平台,既闭合又开放。
闭合,是因为其标准把控。这也是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的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规划发布以来,“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新《食品安全法》对于企业的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食品安全的管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从生产、产品向产业链前端、末端进行整体延伸,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把控。
而作为产业的上游,优质纯粮原酒的质量把控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一环。事实上,能保障品质和产量稳定的优质纯粮固态法酿造的原酒企业不多,优质固态原酒其实是稀缺资源。如何认定优质纯粮原酒,需要从投粮到生产到产品全程质量把控,应该有个“标准”来判断和界定。
“原酒标准的设定,得到了中国酒业协会等机构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刘斌告诉记者,自2015年成立以来,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便联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沿着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原酒使用大省,探讨原酒产业及标准制定,集中国白酒原酒产业相关的重要技术机构和生产企业。
经过长时间艰苦细致工作,再经过全国酒业近半年的意见整理和充分酝酿,由中国酒业协会于2016年8月向全国正式发布了《固态法浓香型白酒原酒》T/CBJ 002-2016、《固态法酱香型白酒原酒》T/CBJ 003-2016、《固态法小曲清香型白酒原酒》T/CBJ 004-2016三大行业标准,解决了固态原酒真实性鉴定问题,使原酒的质量从此有法可依,为中国白酒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四川发展原酒基金既是标准的起草者,更是践行者。” 作为肩负政府行业引领责任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有了标准,质量控制上也便有章可循。
在具体运营中,原酒基金以“中国工匠精神”为标准精选合作企业,以“敬畏自然坚守传承”生产酿造法则,汇聚安全放心的高品质纯粮原酒。
“集权威”:四川发展原酒基金整合泸州市白酒行业高端人物,建立由30余位白酒大师和国家级、省级白酒品评专家白酒专家组成的核心专家库,为原酒生产、尝评、勾调、质检、品牌、技术营销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不定期邀请全国顶级知名白酒大师对收储原酒进行盲评定位,为产品评定提供技术支撑。
“严准入”: 选择符合条件的优质纯粮原酒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对被入选原酒企业委派国家级酿酒师、品酒师,名酒企业老技术团队,坚持从企业资质、征信、经营状况以及优质窖池基础、连续生产能力、原酒储存能力、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予以全程跟踪、监控、监督和指导生产。同时,对每一口优质合作窖池确定身份和等级。
“全监督”:凭借强大的专家团队实力,与“阿里云”云徙科技合作等,建立全程可追溯的质量管控体系,采用“人防+技防(数字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原辅材料、入窖、发酵、出窖、取酒等一些列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采取派驻现场人员监管、专家巡查、视频监控、网格管理等“四位一体”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控制和管理,保证白酒的纯粮固态特性。
“控质量”:以原酒第三方感官评价和质量检测标准化样品数据库,严格检测原酒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原酒入库经过内部专家初评、理化指标检测、外聘专家盲评、同位素检测等程序确定原酒等级,分级分类安全规范管理,以确保建立原酒基金品牌公信力;同时,主动邀请当地政府部门参与监督。
如果说闭合的行业标准与质量控制是原酒供应平台的根基,那该平台的开放之处,便体现在产融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上。
产融一体化是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是企业达到相当规模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四川发展原酒基金围绕中央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
“去库存”:原酒基金委托重点优质窖池企业生产优质纯粮原酒,并且直接收购川黔范围内成品原酒,实现酒类企业的库存转变为原酒基金的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产融结合,切实打造成为传统原酒生产企业优质原酒“储酒池”,有效实现泸州市原酒生产企业去库存。
“去产能”:原酒基金以收储交易为白酒金融杠杆,通过研究酒企窖池数、窖龄、近一年来合作生产出酒率、酒质等级和资产负债情况,明确酒企预付款的标准,对经过基金平台认证的合作原酒企业输血促造血,扶持全市大中型酒业企业和优良窖池规模超过100口、管理规范、出酒合格的优质企业,从侧面也通过市场化手段切实淘汰过剩产能。
“去杠杆”:受经济环境和银行大规模压缩原酒质押贷款的影响,四川发展原酒基金运作有别于传统的“产业+商业银行/保险/财务公司”的模式,通过充分发挥技术和资金实力“双驱动”优势,采取“预付款采购业务”加“传统质押”、“买入返售”等方法,用采购订单、预付款和全程技术指导监管三管齐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资金,以基金作为金融抓手,促进银行优质资源与原酒基金合作,降低金融风险杠杆和民间借贷风险,切实解决中小优质原酒企业融资难问题。
“降成本”:原酒基金充分利用技术和品牌优势,分析各大酒业产区的风味特点,加强与原酒生产企业的销售渠道共享,整合各方面、多维度的渠道优势,为原酒需求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技术解决方案,并根据中国白酒B端(生产商、经销商、品牌商)市场需求,开发出了数百个基酒、调味酒酒品品种,为中国品牌酒企提供了有效优质原酒供给,也提供“白酒代工一体化”解决服务方案;并利用云计算、“互联网+”、新零售等“高速路”,开启“原酒+大数据”营销新模式,拓宽白酒原酒销售市场和发展空间,切实打造成为泸州原酒企业的“集体仓库”和“原酒超市”,切实为优质品牌酒企提供更为优质的原酒供应,降低原酒生产企业和品牌酒企成本。
“补短板”:除制定、贯彻和执行原酒行业标准外,四川发展原酒基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依托技术团队、专家团队,受托对原酒标准化生产、原酒尝评与勾调、原酒质量鉴定、原酒价值评估、原酒仓储物流管理等专业技术服务,切实补充泸州原酒产区企业短板。
“川发展式”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在当下酒业转型的这场竞逐战中,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这一全新的整合模式为中国酒业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四川发展原酒基金以产业平台优势,突破白酒原酒企业单一边界,避免了因为股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和障碍,从整体上挖掘原酒产业集群发展竞争潜力,通过扶优扶强、提升原酒质量,推进原酒产业结构调整,快速走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并加速淘汰劣质产能、消化原酒库存,形成“聚指成拳、串珠成链”的效应。
目前,四川发展原酒基金通过“酒业基金平台+原酒酒窖集群”的合作模式,与泸州、宜宾、仁怀等范围内60余家规模以上酒企携手,稳定合作窖池1.5万余口,建立了收储容量6万余吨的原酒存储库,涵盖安宁、石洞、长安、特兴、关口、漕溪和丰乐等七大基地。帮助3000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近3亿余元,四川发展原酒基金已成功探索出四川白酒转型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
此外,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从泸州老窖、郎酒等全国名酒企业中精选出具有30年以上酿酒工龄近50名老技师组建成生产酿造队伍,把100%纯粮固态酿造的优质原酒从塔尖品质上“掐”出来,帮助泸州30余家原酒企业改良生产技术和原料配方,全力打造“泸州白酒”产区概念和“泸型”纯粮原酒风格,不仅起到对泸州优质窖池和传统酿造工艺的尽心尽责保护,更是显著提升“泸州产区”原酒质量,为中国品牌名优白酒提供更优的纯粮固态原酒酒质支撑。
接下来,四川发展原酒基金将进一步深耕细作市场,进一步突破下游销售。
B端方面,对全国各大名酒、大品牌酒、区域强势品牌酒客户业态发展、地域分布、规模结构等进行详细梳理筛选,选择符合原酒基金供应特点的企业,建立多样化、多覆盖、多选择的“优质纯粮原酒超市”,为品牌酒企提供稳定、优质、可持续、可溯源的优质纯粮原酒,全面覆盖全国各大重点市场,为高、中端下游品牌酒企助力,为推进品牌酒企优质原酒的恒定供应和中国白酒“供给侧”改革作出贡献。
C端方面,将充分发挥原酒基金资金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全国各大品牌商、定制专用客户、重要消费人群沟通合作,以互利互惠、共享销售渠道等营销新模式,积极寻找市场差异化需求,做实、做大消费终端市场。通过强化市场销售,让更多消费者享用优质纯粮固态白酒。
刘斌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四川原酒对全国酒业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头践行做好原酒,做可追溯的原酒,从而提高整个中国酒业的产品质量。”
今天的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已经取得了厚积薄发优势,已然成为中国资本最大、收储规模最大,且“全球唯一”的中国白酒原酒收储销售一体化交易平台,成为政府出资、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典范。
目前,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已成功入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全国首创十项典型案例和全国自贸区唯一白酒行业“供给侧”改革案例,成为自贸区加速发展的辅助动力和四川原酒产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9年,四川发展纯粮原酒股权投资基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密围绕四川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新模式和成功经验“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积极实施“一体两翼”的发展路径(稳定原酒收储基础,拓展原酒销售市场、做大白酒金融体量),为白酒原酒“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