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市场 > 白酒 > 正文
“真年份”能否助力贵州醇和枝江重回巅峰
来源:《华夏酒报》  2020-09-16 15:47 作者:张瑜宸

时隔两个月,《华夏酒报》记者再次独家专访朱伟,还是熟悉的白衬衫、有框眼镜,慢条斯理的语气中依然是对贵州醇、对枝江酒业发展前景的笃定。但不容忽视的是,才43岁的朱伟,头发越来越白。对此,朱伟笑着说,前段时间去参加大学毕业二十年的校友会,因为那满头的白发,同学们都戏称他为“校长”。

从接手贵州醇,豪言十年打造市值2000亿元的酒业帝国,到兼任枝江酒业董事长、总经理及营销公司总经理,朱伟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可见酒业竞争的灼热化与激烈程度。作为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的“网红”,贵州醇及枝江酒业能否在朱伟的带领下重回巅峰?或许时间是最好的回答者。

左手贵州醇,右手枝江

2020年8月4日,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江苏综艺集团与枝江酒业于当日举行股权签约仪式,江苏综艺以现金方式收购维维股份所持枝江酒业71%的控股权,交易对价4.615亿元。

27天后,朱伟在其个人头条号正式宣布接任枝江酒业。而此时,距离朱伟掌舵贵州醇才过去不到7个月的时间。那么,让朱伟“愁”白头的到底是曾经与茅台比肩的“浓香大王”,还是昔日的“鄂酒第一”?

“两家企业销售规模和基础都不一样,毕竟枝江还有4个多亿的营收,而贵州醇只有几千万。企业的员工规模、市场基础、经销商数量,分公司组织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朱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要说难,还是贵州醇更难。

的确,贵州醇在维维旗下,7年累计亏损3.16个亿。而在朱伟手里,3个月就已经扭亏为赢,利润过千万。为此,朱伟全部砍掉了贵州醇300多个产品,重新推出5个单品,并在全国招商布局,不仅高薪吸引管理人才,还为企业员工连续涨薪5年……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贵州醇8月同比增长11倍。目前,贵州醇也基本完成了全国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的招商布局,只待进一步将渠道分化、细化以及深化。

与贵州醇发展之路雷同,朱伟一接任枝江就颁布了十条“新政”,分别涉及员工福利、产品规划、经销商赋能以及宣传造势等。但不同的是,这次枝江酒业的全线产品不仅没有“一刀切”,还宣布老产品全新提价,提价幅度不低于10%。“真正有一定市场基础,有一定潜力,而且比较良性的产品会保留的。”朱伟对记者表示,枝江酒业的发展不会为了“砍”而“砍”。

此外,记者注意到,目前枝江新上市的三款系列单品是浓香型,为3年、6年、12年,市场零售价分别为268元、528元和1188元。而贵州醇推出的浓香型大单品也有6年,定价为699元。

对于价格的悬殊,公司相关人员透露因酒精度数而异。面对渠道重叠的担忧,朱伟回应称,各做各的市场,不会让同一个经销商同时经营两款产品。“就算以后收购的企业多了,同价位的产品不交叉就好。”朱伟说道。

采访中,《华夏酒报》记者独家获悉,面对全国的酱酒热以及对系列产品的规划,枝江酒业将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酱香型白酒,并且用“谦泰吉”这个品牌。据悉,枝江酒业起源于1817年“谦泰吉”古槽坊,203年历史赋能的品牌会让枝江酱酒在市场上更好地激发出新活力。

目前,贵州醇发展已经走上正轨。未来,朱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枝江。至于谁更重要?朱伟坦言,“左手和右手都一样重要”。

坚持“真年份”走天下

早在2019年江苏综艺完成收购贵州醇之后,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体检”工作,“真年份”的产品定位也应运而生,并成为朱伟规划酒业集团下主打产品的不二坚持和选择。

“包括贵州醇、枝江,以及将来收购的其他酒企,我们在酒体品质方面都将只走一条路:粮食酒、陈年粮食酒、‘零添加’的陈年粮食酒!其他一概不做!”朱伟表示,随着老酒市场的逐步升温,以“真年份”为代表的年份老酒将跨越品牌差异而在品类上集中爆发。“高端之上,只有老酒”将越来越多地成为行业共识,就像过去几年的酱香风口一样,“真年份”老酒将引发白酒行业一场深刻的产品革命,引发新一轮行业风口和机遇。

对此,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朱伟只讲营销,不讲品质。面对“不认同”,朱伟坦言有些委屈。他在头条号中写道:“就个人而言,虽然过去十几年从事的都是白酒营销工作,但仍然认为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并非是营销,而是产品,也只应该是产品。”

“我是一个坚定的产品主义者,除了深厚的酿酒底蕴、优秀的酿酒工艺、优质的酿酒池口、丰富的酿酒人才之外,产品之于企业是核心,是根本,是一切。”朱伟表示,见过有一些企业,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不用做多少营销努力,好口碑即不胫而走,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其实,将营销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也是必然,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消费者不“买账”的话,企业又要靠什么“活”下去?但不容忽视的是,“真年份”是不是就真的表示酒好?

8月底,央视对年份酒的调查再次将市场相关乱象引入公众视线。不少商家生产销售假“年份酒”,号称30年的“年份酒”每斤只需要300元。而一些出售老酒的商家,在一瓶酒中只放几滴老酒。还有商家包装散酒时,直接在包装盒上虚标年份或者玩起数字游戏,打“擦边球”。

随着“年份酒”在市场发展中逐渐流行,似乎只要贴上年份酒的标签,就如同挂上“只赚不赔”的金字招牌。

到底要不要“以酒调酒”?陈年调味酒与新产基酒的比例到底多少才称得上是“年份酒”?有没有必要做百分百“年份酒”?行业惯例与社会普遍认知什么时候才能融合?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显示,所标注年份并非是基酒的最老年份,而是加权平均酒龄。按规定,主体基酒要占到酒的80%以上,另外20%可以不标注。从定义来看,品质与年份并没有任何关联。

在消费升级、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当下,朱伟主动出击以品质做背书的“真年份”会不会成为行业的一股清流,并助力他完成10年打造一座酒业帝国的“梦想”?

“这肯定是有压力的,这么大的事情,几乎是从零起步,就像我第一封公开信所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不可能轻轻松松来实现。”朱伟对记者表示,即使不可能完成,也绝不降低预期。因为这样才有挑战性,就像“真年份”是对年份酒市场也是一种“挑战”。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