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红缨子高粱对酱香型白酒的重要性一样,为西凤而生的红甸子高粱对凤香型白酒同样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8月8日,中国酒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宝鸡召开“西凤酒专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项目成果鉴定会。
这也是 “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成立5年来,继《凤香型西凤酒特征香味物质研究》之后,再度发布的新科研成果。
专注原粮与原产地
西凤再度发布两项重量级科研成果
两位院士护驾,多位一流技术专家亲临,一场事关凤香型白酒原料培育研究与原产地环境特征研究的成果发布会,让行业为之瞩目。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院长朱蓓薇,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教授刘彦随,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岩,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新光,西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岳田利,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饮料酒现代风味化学创始人范文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胜辉,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刁现民参加鉴定会。
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原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主任柴岩发布了《凤香型酒用高粱品种培育及抗逆高产技术集成示范》研究成果。该项目充分阐明了西凤酒专用红甸子高粱品种选育、优异酿造高粱鉴选、酿造高粱抗逆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及凤香型酒用高粱品质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国际领先创新性研究成果。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宋进喜发布了《西凤酒原产地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研究》的研究成果。该项目成果指出,西凤酒厂位于东经107°,北纬34°,平均海拔830m,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环境优良天数311天、日照时长2006小时、气温11.9℃,降雨量约612mm,平均相对湿度可达69.4%,拥有达百余米的富锶黄绵土层,平均年龄为6430年富锶地下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微生物种群是酿制高品质西凤酒的独特优势,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面对最新发布的两项成果,宋书玉对原粮以及原产地在酿酒中的重要性予以肯定——“五谷是中国白酒之根,原料是美酒品质之源,好酒是种出来的。美酒天成,来自‘山、水、田、林、河、微’天然的培育,以及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艺术。”
朱蓓薇院士、刘彦随院士、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岩也对于这两项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予以肯定,希望西凤酒在产、学、研结合,在原料安全科研等方面更进一步。
为西凤而生
红甸子高粱代表着未来30年的竞争方向
柴岩教授将红甸子高粱形容为“为西凤而生”。意谓它的各项特性以及理化指标与凤香型白酒的酿造要求万分契合。
“高产、抗逆性强,适宜陕西地区种植。”柴岩介绍说,这种红甸子高粱的平均亩产在602.9kg左右,而贵州种植的红缨子高粱亩产一般在500kg左右。
据介绍,所谓抗逆性,是指其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抗病、抗虫害等多重抗逆性,这对北方产区尤为重要。
“凤香型产区在陕西地区,属于黄土台塬与渭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地带。相比南方而言,对高粱的抗旱、耐凉等要求就比较高,这是它与贵州红缨子高粱不同的地方。”有业内人士表示,无论红缨子还是红甸子,都是适宜原产地气候环境的产物,也都实现了与凤香型、酱香型白酒酿造要求的最佳匹配。
从酿造要求来看,红甸子高粱的总淀粉含量、之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单宁含量适中,是酿造白酒的最佳产物。
“这种红甸子高粱,具有吸水率高,膨胀率高,孵化率高,糊化温度低的特点。”柴岩表示,这说明它的蒸煮特性与酿酒要求契合;另外,从发酵特性上来说,这种高粱发酵酒醅中微生物种类丰富,含白酒发酵的优势菌种乳杆菌和酵母菌,也同样适宜于酿造凤香型白酒。
在科研组的理化指标对比试验中,与冀酿2号、晋糯3号、辽杂19等品种的高粱相比,红甸子高粱所酿的产品中,其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指标明显占优——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是凤香型白酒风味的主要成分,这再一次说明了红甸子高粱与凤香型白酒完美的匹配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两项研究成果,均指向了白酒产业链的上游——酿造原料与酿造环境。
“名酒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品牌、营销等层面,转向了产业链上游。”有业内专家表示,在行业日益分化、市场不断向名酒集中的当下,名酒企业已经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完成了品牌的塑造与营销网络的布局,今后,这一方面的竞争将更集中于常规化的动作而难有突破。
相反,随着香型化、品类化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于名酒的关注,势必从产品本身开始向上回溯,也就是更为关注名酒的原产地、关注其原料、水土等影响品质的基础性元素。
在这样的态势下,未来酒业的竞争,将在名酒的原产地酿造环境、酿造原料的优劣上展开。
据了解,伴随着西凤酒10万吨优质基酒工程的落地,其对于上游原料培育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西凤酒已在榆林佳县等地建立了50万亩红甸子高粱基地,在提升品质的同时促进陕酒产业链振兴,推动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