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读 > 白酒 > 正文
白酒业到底是产能大降,还是产能过剩?
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24-07-11 19:53 作者:杨孟涵

如同其他产业一样,白酒业动辄被诟病“产能过剩”“渠道压货”,似乎过剩的产能与市场有限的消化能力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被抹平的鸿沟。

但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白酒业的产能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那么,白酒业到底是产能在下降,还是产能过剩?

先看权威数据。我国白酒业产能高峰是201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年度,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358.36万千升,同比增长3.23%。以区域来说,最突出的是四川省,当年度,四川白酒产量为402.67万千升,增长8.65%,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省白酒产量117.50万千升,增长3.65%,位居全国第二;山东省白酒年产量112.64万千升,下降0.72%,位居全国第三。

经过了8年之后,到2023年,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而其中,规上企业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449.2万千升,同比减少2.8%。

若单以规上企业的产能来计算,那么,2023年度行业产能约为2016年的33%,相当于8年来产能减少了三分之二,不可谓不大。由此看来,若单纯以总量来比较,而不论单一产区或单一企业的话,那么,行业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另一方面,从市场端传来的消息却显示,各地经销商普遍面临压货压力,甚至县级经销商的库存量动辄以万箱计算,有说法称,单纯消化现有库存量,就需要到2026年才能完成。

这就意味着,在总体产能下降的同时,酒业的渠道压货现象也很严重。可是,明明产能已经大为减少,在供给端大幅缩减达三分之二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出现这种“过剩”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其一,产能与销售量并不对等,2016年产能达到1358.36万千升,但是却并不能全部在当年度消化,部分原酒变为基酒贮存,部分成品酒变为渠道库存。到了2023年,虽然行业实际产能减去三分之二,但是,此前积累的未能消化的产能却层层积压下来,汇聚到渠道端。

其二,总体产能的缩减与少数名酒的扩能是同步进行,这一退一进之间,少数名酒的繁荣掩盖了行业的总体下降,也让市场传递的信号失真,导致了2020-2022年间的名酒、酱酒产能大跃进,为部分区域、部分领域的白酒产能过剩埋下伏笔。

在上一轮周期之前的2012年,茅台的产能约为3.3万吨,到2016年,茅台产能约为3.93万吨,但是到了2023年,茅台产能约为5.72万吨。

以上可以看出,在白酒全部产能高峰的2016年,茅台并未过分扩张。但是2016年后,伴随着名酒复兴,茅台加速扩能,2023年的产能已经接近2012年的2倍左右,如此体量,茅台大概难称“稀缺”了。

按照2023年茅台产能5.72万吨来计算,约为1.14亿瓶,而若茅台继续推进原有的扩产计划,则意味着产能在现有基础上还会继续增加。作为目前零售价两千多元的超高端酒类产品,一年消化掉超1亿多瓶如此高昂的产品,其对市场自然是有压力的。

其三,伴随着消费端的分化与细化,其他类型的饮品开始挤占传统上本属于白酒的需求,这也导致了对白酒需求的减弱,造成了产能相对过剩。

其四,市场对名酒的需求与对豪车、豪宅的需求一样,都进入了下行通道,伴随着消费的放缓而造成了整体需求的减弱。

所以,中国白酒的产能过剩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即在整体产能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酒企逆势扩张而形成,是供给端与需求端的不平衡、不匹配所造成的。

编辑:尤明珂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